/

《新春走基层》潘永芳:上海药剂师“变身”小镇种植户

2020-01-29 18:54:1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科技兴农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抓手。近年来,我市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来认识一位实现从上海药剂师到小镇种植户角色转变的科技兴农实践者潘永芳。

在浦南草舍的西红柿采摘基地大棚里,潘永芳在忙碌着,观察挂果情况,更换粘虫纸。眼前的潘永芳白净温婉,有着南方女子特有的气质,但从粗糙黝黑的手能看出她平时的辛劳。

潘永芳 种植户:我们在土地改良好的基础上,引进了日本的品种,这几年在不断淘汰,因为有的品种在这里不合适生长,现在大中小各有一种果子,经济效益经过两三年下来非常可观的。

快60岁的潘永芳原来是上海某医院的一名药剂师,因为工作原因,她认识了不少从事生物研究的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潘永芳接触到一种微生物菌种土地改良方法,对滥用除草剂和农药造成的土地板结情况特别有效。于是,她来到浦南镇草舍村,开始种植西红柿。

潘永芳 种植户:初衷就是想带动当地农民,在原有的土地上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把他们留在这里。另外,想把农民的子女学到技术的,看到我们用科技种田,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

潘永芳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大棚原先的土壤已经板结,种的西红柿颗粒无收。她进行了两年的土地改良实验,现在一个大棚能产西红柿15000斤,实现销售额10万元。

潘永芳 种植户:朋友圈里大家口口相传,现在销售我们就是从始端直接到终端,我们的群体越来越扩大,现在我们不光是上海,南京中高端的客户现在都在吃我们的产品。

近年来,浦南镇江浦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已流转8500亩土地,主要从事设施蔬菜、特种水产养殖和花卉苗木三大产业,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倾斜、技术培训等方式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李罗华 海州区浦南镇江浦村党委书记:我们全村有农业龙头企业两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十几家,而且有近百户的农户都进行了冬季反季节蔬菜种植。主要以西红柿、草莓、辣椒、茄子为主,真正体现了休闲观光,同时提供一些安全、高质量的蔬菜给市民。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