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走基层 浓情年味)花馍“秀”出花样年味儿

2020-01-28 18:04:37

过年蒸花馍的习俗在我国北方由来已久。过年了,一家人在一起做花馍、迎新春,这一古老习俗不仅增添了浓浓的年味,也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祈盼。今天的《新春走基层 浓情年味》专栏,跟随我们记者一起来体验一下这种传统的手艺吧。

在市民刘女士家记者看到,刘女士正在揉面、滚面、划面、折花,忙得不亦乐乎。只见她娴熟地摆弄着手中的梳子、叉子、筷子等各式工具,不一会儿,一个个面团就变成了寓意吉祥的花式面点。

刘艳:这个叫芝麻开花节节高寓意美好的生活,这个叫大团圆叫合家团圆的意思,这是鱼年年有余。这个在民间是代表女孩子,这个代表男孩子,这个是元宝财源广进,这个是寿桃祝家里的老人健康长寿。

刘女士说,她做的花馍也叫枣花馍,白白的面团搭配喜庆的红枣,既有装饰美感,又能引起食欲。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手艺是和家中的老人学的。

刘艳:我们家做的最好的是我姥姥,她已经91岁高龄了。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生活好了,但是这个习惯我们还是跟老人学习下来,一个是为了丰富我们自己的业余的生活,还有一个也是对以后孩子的一个传承。

刘女士拿起印花馍的模具告诉记者,这些模具也是姥姥送给她的,上面的印花都是手工雕刻,年龄比她还大不少。

刘艳:都是那个手工雕刻的,对我来说不光是做花馍的模具,也是老人给我们文化的传承,我要好好收藏。

刘女士还说,传统的花馍已经不仅仅是食品,更成了传承上千年的民间艺术品。记者跟着也刘女士体验了一回做花馍,揉、搓、捏、压,很快一个元宝花馍就做好了,再把花馍放入锅中蒸制。二十分钟后,还没打开锅盖,就闻到花馍的香气,浓浓年味扑面而来。今年,刘女士做了很多花馍,她将做好的花馍赠送给亲朋好友,也将新年的祝福送给他们。

刘艳:阿姨送点花馍送给您,新年了祝你们家新年快乐,

柳阿姨:现在做花馍的人很少,收到这份礼物很意外,非常有过年的味道。

《港城3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