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看灌南 共建共享惠民生》让千家万户共圆优居梦
近年来,灌南县精准把握阶段性发展特点,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坚持问题导向,聚力增进民生福祉,相继攻克了棚户区改造、城乡区域统筹供水等民生难题,拉长了教育医疗、扶贫开发等民生短板,巩固提升了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等民生成果,棚户区改造、精准扶贫、促进就业创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受到省政府正向激励,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实践证明,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要科学安排,一样能够把民生改善好。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遵循新发展理念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工作要求、给其他县区加快民生改善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刘建西以前住在灌南县新安镇曹庄,属于城中村,排水系统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家中的房子也年久失修。2017年,那里迎来了棚改拆迁,刘建西老两口拿到了补偿款,在县城新建的居民小区新城华府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
2016年5月起,灌南县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启动棚户区改造,四年来累计征收房屋400多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近500万平方米,近3万户群众搬进了新居,有效改善了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提升了城市形象,促进了城区经济发展。同时,科学调控房地产市场,实现棚户区改造与房地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今年内将基本消除城区所有棚户区。
在推进城区棚户区改造的同时,灌南县还认真贯彻省市部署要求,将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四化同步”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深入研究论证,系统组织推进,力争到2035年,构建“1+1+9+67”空间格局,即1个中心县城(新安镇),1个城市副中心(田楼镇),9个重点镇区,67个新型农村社区,形成“5:3:2”的城乡人口结构。
在农房改善工作中,灌南县还特别关注省级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度残疾户等“四类人群”,对他们实施托底安置,让他们不花钱就能住上好房子。2019年,1562户四类重点群体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
去年,灌南县改善农房5502户,在全市目标考核中位居第一。今年,正在加快推进31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确保改善农民居住条件5800户。同时,建设中,灌南县围绕集中居住区布局工业集中区、返乡创业园、扶贫产业园,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工厂化食用菌、优质葡萄、淮山药种植等现代特色农业,实现农房改善和农民增收同步推进,确保搬迁农民稳得住、能致富,让乡愁不只是在记忆里,更让灌南农民的幸福生活有奔头。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