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
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连日来,我市正在对馆藏书画文物进行二维“高清图像采集”,该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市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实现馆藏珍贵文物所含信息的全方位采集、管理、保护和利用。
在市博物馆的库房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用高像素摄影器材对文物进行多角度拍摄,采集成图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矩阵式拍摄及后期合成,照片可达到1亿像素以上级别。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 涂林林:数字化扫描的技术能够使像素达到5,000万到一个亿,能够使文物保留的信息更加完整更加清晰,观众能够从手机或其他移动端,能够多角度的欣赏我们的文物。
2018年起,市博物馆积极响应《“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了《连云港市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此次将对410件珍贵文物进行二维扫描,对46件珍贵文物进行三维模型采集,文物种类涵盖书画、陶瓷、玉器、漆木器、青铜器等。通过二维扫描和三维模型采集,使市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得到多维度展示。展厅数字化展示与互动设备的全面提升,极大的提高了市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
市博物馆馆长 张大强:有的展品受库房的影响,在展厅里观众是看不到的,我们通过一些高清的数字采集,观众通过手机啊或其他一些客户端,能够看到我们的一些展品,包括一些书画作品啊,我们平时在展厅里看到是一些整体的,扫了之后通过一些高清的图片,观众可以做一些细节的观赏,包括一些瓷器,你刚才看到的一些玉器。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