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难题 让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持续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既是发展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我市创新机制,出台《连云港市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明确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责任,积极探索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新路径。
走进新坝镇沙杭村,记者看到,宽阔的街道整洁干净,景观绿化错落有致,文体广场开阔美丽,活动中心也格外热闹,居住区、娱乐区、村级电影院应有尽有,健身设施、医疗设施、消防设施一应俱全。
海州区新坝镇沙杭村村民张女士:我们的桌椅板凳都有专人的维修,专人维修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之前我们农村基本上是没有这种文化生活的,自从改革之后,我也觉得我能在这里看看书、看看报纸,感觉到幸福感有很大的提升。
面对越来越靓丽的农村面貌,如何深化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成为确保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1年,海州区全区投入2.68亿元,严格落实“农业基础设施管护要在生产、生活两方面做优做实”的要求,完善农村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扎实做好社区服务、污水治理、垃圾收运、公厕改造等方面工作,更好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海州区新坝镇副镇长 王星光:在全镇范围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小到一个垃圾桶,大到党群服务中心,均实现了有人管、有人护。我们还创新了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方式,率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全面了解设施的管护责任人等基本信息。
管护工作,关键在“管”。当前,我市印发《连云港市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明确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责任,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管理制度,建立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同步落实制度、设施管护与脱贫攻坚衔接制度等改革举措,并启动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体制改革试点,确保农村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持续稳定发挥效益,为2025年全市全面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打下坚实基础。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