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潮起海州湾 逐梦新港城--产业发展新气象》以企促产以产成链 用“硬核”技术打好“绿色能源牌”

2022-09-19 20:54:40


光伏、风电、氢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是2060年前实现“双碳”目标的中坚力量。面对这一目标,我市一批有担当的企业瞄准关键技术,攻关“卡脖子”难题,以企促产、以产成链、以链成群,努力打造绿色发展新港城。


产业链的长度和强度,决定着创新力和竞争力。近日,全球最长123米风电叶片在港城企业中复连众成功下线。这意味着中国制造刷新了全球风电叶片新的长度纪录。近年来,随着全球风电大规模开发,风电场选址逐渐转向低风速资源风区大背景下,大叶片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对最低风速的要求,提升发电量。为此,中复连众一直针对超大型叶片提前布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102米、110米、112米、123米……港城企业不断用自己的产品改写风电叶片制造的国家纪录。


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卫生:16兆瓦它满发的时候每小时可以发16万度电,就相当于普通家庭大概一个月50户的用电量,大兆瓦主要针对于深远海项目,它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我市,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主动承担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重任,以技术制胜,站上产业制造制高点:日出东方集团成为国际能源署太阳能区域供热研究项目承担单位、联合国光热产业与技术研发基地;中国船舶集团716所研发的全球首台具备自动对接功能的LNG高端装卸臂,被列入能源领域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清单;盛虹全球光伏战略性产品EVA即将新增产能,为中国“双碳”进程助力;作为航天新能源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链的重要产业基地,神舟新能源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快速形成兆瓦级大尺寸产品的供货能力。


连云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姚翔伟:融资扩产,把整个产能的再次扩大化。我们主要销往的是欧洲、南美、日本、欧美市场。因为我们的产能在扩张,我们的销售渠道也相应都要扩张,来响应整个指标的完成。


当前,我市正在积极地鼓励更多的龙头企业挑战行业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难题,通过产学研用多方发力,促进新能源产业以创新为引擎促进规模增长。


市发改委新能源和石油天然气处副处长 田雨鑫:进一步做好资源能源的摸底和新能源项目储备,计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5%以上。(接)推进太阳能光伏、光热产业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支持研发海上风电、大功率风电机组及配件,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链。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