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职工医保待遇提高
为进一步完善职工医保制度,减轻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费用负担,我市日前正式印发《连云港市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细则》,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大幅提高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待遇。
职工医保门诊统筹覆盖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的普通门诊费用,超过起付标准的,纳入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根据本次印发的实施细则,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待遇将大幅提高。其中,普通门诊统筹起付标准降幅达50%以上,在职人员由1500元降低至750元,退休人员和建国前老工人降至600元;与现行政策相比,根据人员类别不同,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增加500元至1500元不等,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最高提升了20个百分点。
市医保局待遇处四级主任科员 张甜甜:门诊统筹起付标准降低,最高支付限额增高,意味着参保职工看病时,个人自掏的现金少了,经济负担可以得到进一步减轻。
实施细则明确,我市执行国家和省确定的个人账户计入办法。2023年1月1日起,在职职工、灵活就业人员个人账户每月计入标准为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2023年1月1日起,退休人员个人账户按照2022年本人个人账户划拨规模按月定额划入,2024年1月1日起,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划入额度为我市根据本实施细则实施改革当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5%。参保人员医疗保险状态由在职变更为退休后,从次月起为其变更个人账户计入比例和办法。
市医保局待遇处四级主任科员 张甜甜:个人账户就是每月打到个人医保卡里的钱。每月计入标准为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在职职工每月划入到个人医保卡的钱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不过,个人账户里的钱减少,并不意味着个人保障受到损失,而是做大共济保障的大池子,形成新的保障机制。
根据实施细则,我市将进一步拓展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也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