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在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商环境是城市软实力的“晴雨表”,更是吸引投资、招引优质项目的关键因素。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因地制宜推出“一揽子”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政策,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 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各种类型的经营主体在港城“如鱼得水”,助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发展起势有力,较好实现了“开门红”,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7.13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8个百分点,亮眼成绩的背后,一切都有迹可循,餐饮等小微企业遍布城乡街头,一端连接着居民生活需求,一端连接着就业创业。为了留住这些城市的“烟火气”,海州区税务部门采取“业务联动”集成服务方式,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靠前服务,主动对接商户, 通过电话问需、税企微信群沟通等形式,开展精准辅导。
李女士 市区某餐饮店负责人:我们去年有长达半年的时间处于关闭状态,餐饮业资金运转面临着较大压力。税务部门推出一系列服务举措,极大缓解了资金压力。对我们来说既解决了问题,又提振了信心。
在海州区某重大项目施工现场,帮办代办专员提前对接好了住建、国土、供水等部门,梳理出涉及审批流程的各个环节,现场指导项目工作人员填写表格、核对申报材料,并叮嘱注意事项。
张冲鹰 海州区某项目负责人:过去我们办手续,特别是前期手续,需要多次去政务服务中心递交材料,现在有了帮派代办这样的服务,有专门人员上门联系我们收集资料,这样省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可以把时间放在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上。
评判营商环境的优劣,项目落地投产速度是重要指标之一。在持续的优化探索中,海州区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抢在前”“快到位”,启动“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并设立重大项目帮办代办服务,通过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受理’,实现审批流程‘一网联动’,可为项目建设节约至少23个月时间。
李颖娴 海州区政务服务中心重大项目帮办代办专员:我们联合发改、工信、生态等部门19名业务骨干组成了海州区重大项目审批咨询师队伍,并抽调专员,组建重大项目服务专班,统筹推动项目全要素策划、全链条审批、全周期管理,全力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市着力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一方面优化服务助发展,一方面着眼大局谋发展,围绕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水平,系统解决好融资、用工、用能、用地等问题,助推各类企业做大做强。一季度,我市推出金融产品474项,授信支持达1022亿元,融资需求满足率超90%,平台企业信贷服务覆盖面位居全省第1,全市通过工改系统办理项目共计638个,审批事项数1223件;实施“拿地即开工”项目8个。全市新增经营主体较去年同期增长50.97%,增速全省第一。
王成章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努力实现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连云港运营成本最低、办事效能最高、贸易投资最便利、发展预期最稳定,构筑起高质量发展持久强大的“引力场”。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