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审结网络消费纠纷案件43件
如今,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日前,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专门召开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审理情况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
发布会现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共发布五个典型案例,涉及卖家在二手商品网站出售不符合约定的活物、在线点餐吃到未熟炸鸡、玩家抢购小众品牌鞋断货、网络销售无合法进货来源的进口葡萄及白酒等。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2月,3年左右的时间里,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共审结网络消费纠纷43件。纠纷案件主要集中在服装、食品、保健品等领域。但私人订制、直播带货、在线拼团等新模式引领的新型网络消费逐渐显现。在这些案件中,年轻人是维权的主力军,“八零后”“九零后”原告占比超过七成。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民庭员额法官姬凡雅介绍,针对网络消费领域纠纷做好繁简分流、诉讼调解、多元解纷,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研究,明确裁判思路,统一裁判尺度。同时,运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形式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宣传,为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放心消费营造良好氛围。
针对案件中发现的问题,法院还分别对消费者和经营者提出了建议,希望消费者及时查验商品,保留相关证据;积极理性沟通,合理适度维权;希望经营者规范经营,不要夸大宣传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