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环保故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024-07-06 17:58:52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事关民生福祉。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畜禽粪污综合治理、直播稻减控、秸秆资源化利用、池塘尾水达标治理,以及农田退水循环利用等方面,从农业生产源头抓起,多措并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位于赣榆区墩尚镇的养殖尾水治理试点区共3000亩,通过 “微生物+三水共治” 生态工艺系统,将尾水处理达到《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后排放,能够加强养殖污染管控,助力水环境持续改善。

赣榆区墩尚镇养殖尾水治理项目现场运维人员何翔介绍:通过菌种的定向培育,以及我们投放的菌种,调节本地生态水体的生态环境,在不破坏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达到养殖尾水排放之后,我们最快在夏季,适宜微生物发育和养殖繁殖这个情况下,我们净化水体,达到一个合格的标准,进化时间大概在三天左右。

至今年入汛以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以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为突破口,抓好落实一系列农业生产源头控减措施。截至目前,各项农业源头控减工作均按序时进行推进,力争全年秸秆离田收储突破230万亩,直播稻控减比例达30%,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池塘标准化改造完成3万亩以上。生态、农业、水利部门共同实施农田退水循环利用,开展灌排沟渠的涵闸管控,最大化发挥汛期临时水泵的运行作用。面临今年主汛期即将到来,市农业农村部门全力备战农业面源污染攻坚,紧紧围绕五个“加强”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持续推进重点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和源头减排。

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孙潇潇介绍:加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持续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直播稻减控力度,秸秆资源化利用,池塘尾水达标治理。开展农田退水循环利用,有序推进重点区域农田排灌系统循环生态化改造试点,探索农田退水“零直排”模式。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