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投票成负担,要给形式主义“亮红灯”

2020-11-17 18:15:02

随着一系列严控评比政策落地,基层各种达标表彰评比活动已明显减少。但目前各种网络评比依然不少,有的地方甚至还发通知要求投票、点赞。一些企业也屡屡收到通知,要求参加并不情愿的评比排名。今天的嚓咕啥我们来听听小波的观点:

大家一定干过这种事:单位动员你下载App、关注公众号或使用小程序,每天上网投票、点赞。不少人对此苦不堪言,有的评比每天可以投10次票,每次间隔1分钟到半小时不等。

投票本是民众个人意愿的表达,泛滥的不规范投票却成了工作负担和道德绑架,更有甚者,演化成彻头彻尾的“生意”,变为某些单位、领导的形象包装和业绩项目。这不仅是在透支政府公信力,加重基层压力,还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背后反映了某些基层政绩观的本末倒置。

国家和地方政府虽多次彻查各类评比表彰项目,取得显著效果,但对当前兴起的一些网络评比尚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亟待给形式主义亮红灯。与之相对的是,一些政府单位也要改改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多些踏踏实实,少些弄虚作假,切忌不计成本从评比中寻赞誉、觅褒奖,更不能动辄发红头文件,迫使基层人员上网投票、点赞;较之投票评比,如何坚持实事求是,将工作做到让群众满意,显然更值得认真对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