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党支部】天能集团煤山公司党支部:“红色动力”推动绿色发展
2021-07-04 17:38:55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融媒体系列报道
《我和我的党支部》
今天,为您带来由湖南电台携手长兴广播电视台等全国100家电台采制的《天能股份煤山公司党支部:“红色动力”推动绿色发展》

△天能集团党委书记张天任(右二)和煤山公司党支部书记杨勇(左二)在公司指挥抗击台风
成立于1986年的天能控股集团煤山公司所在的煤山镇,曾是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有着江南“小延安”的美誉,也被天能人亲切地称为“井冈山”。煤山公司党支部扎根老区,党员汲取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老区精神,并且把党建力量融入研发,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煤山公司党支部书记杨勇不断提到一句话:
“像搞研发一样抓党建。”

△天能集团煤山公司党支部书记杨勇(中)下车间指导工作
“党员始终是一面旗帜,我们要发扬的就是一种团队奋斗的精神。”
今年45岁的杨勇是土生土长的新川人,听着天能的故事长大。即便在天能还没有成立党组织的时候,杨勇听到的故事里,也总是少不了党员的身影。
△天能集团煤山公司党员在车间中
“从小对天能的这种文化,实际上是耳濡目染的,感触很深。”
公司成立之初,是党员最先走出去,探索市场,确定了要做电源核心极板的定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多接订单,是党员带头返岗,加班加点赶生产;雨季,山洪阻挡了车辆进村的路,是党员肩扛产品蹚水去送货……
“党员,肯定是做任何困难事情的时候,你肯定站在最前面的一个。”
“老听到他们说,现在我们说董事长那个时候叫张厂长,他自己亲自下车间去干活的,哪里来不及他就要干哪里。”
2006年,天能控股在煤山公司成立党组织,这支出生于红色山乡的党员队伍有了自己的堡垒,凝聚力更胜从前。
△党员技术骨干们下车间开展技术创新讨论
(因为心中有个天,所以爱无边,捧起这金山银山,托起那绿水青山)
正如这首司歌中唱的那样,天能人内心有力量,也深知肩上有重担,并愿意为此做出努力。
“我们天能人在我们党支部的带领下,始终秉承我们天能的这种红色动力文化的基因,也就是艰苦奋斗。我们党委书记讲,艰苦奋斗是天能的传家宝。”
这支永不言弃、艰苦奋斗的党员队伍,不断给煤山公司的绿色创新发展添上新成色。
△党员前往煤山敬老院送温暖
2012年,煤山公司老党员、也是天能控股的开山元老史伯荣带领一支30人左右的攻关小组,把电池极板化成方式从外化成改为内化成。当时不但公司内部有人存疑,业界也颇多质疑的声音。外转内的工艺硬骨头,攻关小组历时两年啃下来了,回忆起来,杨勇仍然感慨不已:
“我们改用了内化成工艺,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用电,效率提升了、能耗降低了,而且整个环境清洁起来,可以推动引领我们整个行业,能够向清洁化生产方面去发展。”
2017年底,攻关小组改造装配自动线。停了一条产线,历时7个月,可等到设备试生产,下线50多只电池,只有十几只合格。所有人都沉默了。这时候,技术骨干、党员张利民站出来了:
“没问题,能够搞好!”
杨勇是主心骨,他站出来稳定军心。
“我说做出来产品好的,说明是有希望的。不良品我们就要找到问题在哪里,我们解决掉,不是就成功了吗?大家被我这样一讲,我感觉到他们的眼睛里都放光了。”
攻关小组组长徐恒杰是技术领头人。
“连夜公司开了好几次会议,把问题点全部罗列之后,提出解决方案,快速进行改进。”
又是大半个月熬夜加班,终于第二次调试,下线电池全部合格。仅一条生产线,从需要30名操作工到只需要2名检修工,效率增长近30%,每年可节约成本600万元。党支部、党员的力量,再次让杨勇感叹。
△党支部开党会
“我们党员到哪里都是一面旗帜,团队当中有党员干部在,我们就感觉有主心骨在,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能够解决。”
现在,煤山公司最重要的创新计划是数字经济建设、设备智能化运行。一支新的攻关小组已经成立,党员依然是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
△天能集团煤山公司党支部
本节目由新华网、湖南电台、芒果动听、5G智慧电台、蜻蜓FM携手全国100家电台联合制作播出。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和我的党支部》同名书籍已经上市。立刻扫以下二维码订购:
编辑丨陈思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