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书建馆 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
他自2002年从灌云县王集中学退休之后,便义务到东王集镇关工委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他20年如一日,花费大量精力和钱财,义务挖掘村史,收集资料,撰写好人故事,汇编乡土教育读本,甘当文化传播者,他就是王春雨。
上午,王春雨像往常一样,来到灌云县东王集镇韩圩村,为这里的村民讲爱国主义故事。与众不同的是,他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他自己悉心收集和整理的,其中许多还是发生在村民身边的故事。红色记忆、中华美德、凡人善举,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加上朴实的语言,让大家感觉格外的亲切。
灌云县东王集镇韩圩村村民:今天看了这些长辈的光荣事迹,特别震撼,受益匪浅。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把他们这种光荣精神发扬下去,让后代学习。
2002年,王春雨从灌云县东王集中学退休后发现,本地很多青年人外出谋生,留守的多是老弱妇孺,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不高、理解力不强,导致党的方针政策不能有效传达到田间地头。于是王春雨就义务到东王集镇关工委,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他从收集、整理地方丰富的“好人故事”入手,修志、编史、建馆,传播“好人故事”,让村民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王春雨:我们东王集整个是革命老区,如果说把我们革命老区埋藏的这些红色资源给它挖掘出来,建立教育基地,这个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退休以后,王春雨先后参与建成了“一碑四谱”“三史一观”、“永远的丰碑”、“五里槐战役”等主题教育馆。组织本镇退休老人成立“夕阳红小剧团”。用当地先辈和新乡贤的先进事迹,用身边“草根英雄”激励教育身边人,起到了传统说教无法替代的教育作用,受教育群众达16万人次。其中“一碑四谱”主题教育于2012年荣获中宣部“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十大创新案例”;“三史一观”主题教育代表江苏省入选2017年度中宣部重点课题。
王春雨:通过做这些事情以后,村民的素质提高了,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了,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爱敬诚善,体现得非常充分。
王春雨:我觉得应该把余热给他贡献出来,我的宗旨是什么呢?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