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减灾日)安全宣传进校园 防范未“燃”保平安
今天是第33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今天上午,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了防灾减灾进校园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绷紧学生的安全弦。
上午10点半,一堂特殊的防灾减灾课正在市外国语学校的文化长廊中进行。记者注意到,文化长廊的一角张贴了很多和防灾、减灾相关的图画。结合着图片和文字,再加上老师的现场讲解,原本空洞的安全课也变得生动了起来。学生们掌握得也不错,还现场和我们分享了自己学到的知识。
学生 黄悠悠:如果在高层,时间紧迫,我们应该赶紧躲在课桌下并用双手捂住头,如果在低层楼,我们必须赶紧跑出楼栋并且双手捂住头,蹲在地下,如果遇到高的墙,必须躲开,要去空旷的地方。
据专家介绍,如果市民们遇到火灾,要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逃生,穿过浓烟的时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无法逃生时,应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遇到洪水,被围困于低洼处或木结构住房时,可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在水上转移。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也不要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不要到泥坯房的屋顶。遇到台风时,不要在玻璃门窗、危棚简屋、临时工棚附近及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建筑物下逗留,也不要在靠近河、湖、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自然灾害发生时,市民们及时自救互救才能成功逃生,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处副处长 俞汲谙:今天,对于学校这样的活动,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们的自我防护意识是比较薄弱的,让他们掌握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躲避灾害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