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创新推动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灌云县财政局认真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根据本地“三农”工作实际情况,按照政府支持、财政撬动、部门协作、银行聚力的总体思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有效整合政策资源,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完善普惠金融发展支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滴灌普惠群体,努力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突出重点,“三个聚焦”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聚焦群众关切,增强惠民主动性。整合金融、社保、民政、财政等多方资源,将涉及农民的各种补贴统一归集到社会保障卡发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二是聚焦内涵拓展,彰显特色服务魅力。建成“普惠金融+电商物流”服务点62家,有效满足了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需求;探索“普惠金融服务点+ 助老适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搭上“数字快车”。
三是聚焦环境优化,加强个性化场景建设。在部分普惠金融服务点设立健康体检区、儿童游乐区,打造农家书屋,以“金融+文化”服务模式,为普惠群体提供精神动力。
创新管理,“3+X”协作推动普惠金融稳步发展
按照财政、地方金融监管、人民银行三部门联合主导,其他主管部门参与的“几家抬”合作模式,分条线细筛各领域、各行业贷款需求。充分发挥人社、科技、商务、市场监管、工信等各相关部门在创业就业、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农业等相关领域和行业所占据的信息优势,定期或适时通过三部门向银行机构推送普惠群体信贷需求,协作推动普惠金融稳步发展。
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政、金融办、人民银行、人社局及5家金融机构参与模式,是用活政策性担保贷款的重头戏。县财政投入4300万元设立专项担保资金,撬动富民创业贷款规模达7亿元,“贷”出大众创业、增岗就业、促进增收的新格局。富民创业贷设立以来,全县累计发放担保贷款15.04亿元,已争取上级财政贴息及奖补资金5122万元,新增以在外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主的各类市场主体3.6万个,带动新增市场主体注册资本超百亿元。昔日“孔雀东南飞”,如今正在加快“凤返巢”,全民创业的热潮正在灌云蓬勃兴起。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下,由财政投入1000万元在全市首创政策性担保贷款“富民兴村贷”,专门用于支持村集体开展小麦、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规模化种植。截至目前,全县富民兴村贷担保贷款已为村办企业授信98户、4560万元,用信96笔、3454万元。在“富民兴村贷”的撬动激活下,灌云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继2020年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8万+”之后,2021年村均达30万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40万元。
拓展渠道,“线上+ 线下”组合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一是线上对接重便捷。开发小程序生成相应二维码,贷款需求主体通过扫码的方式,仅需线上填写联系方式和贷款需求金额等最基本信息,即可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通过简单便捷的服务,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经济主体网上申请贷款的积极性。
二是线下对接重成效。分项目、分区域、分银行召开多层次政银企合作对接会,落实苏政40 条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要求,对接企业71 家,解决融资需求2.6 亿元。县财政局牵头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举办以“携手共风雨,相拥迎财虹”为主题的银企对接系列活动,真情真意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的融资问题。通过为银企搭建平台,2021年11月,灌云县首笔“小微贷”成功落地,连云港丰华种苗有限公司获得200万元的政策性贷款,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首笔“小微贷”业务成功发放以来,已累计发放93 笔、3.24 亿元,一大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突出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的稳企业、稳就业、稳增长、稳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摸排宣传重精准。编制企业融资需求名册,人民银行、地方金融监管、财政等联合开展企业信贷需求集中排查,为132户企业解决5.07亿元资金需求。编制《灌云县银行机构信贷产品汇编》并推送至园区及企业,引导企业精准对接银行。财政部门发挥财政宣传月的品牌效应,组织“财虹桥”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县镇村三级联动宣传,向群众发放助力普惠金融政策读本,让群众知晓政策、明白政策、享受政策。
人才保障,“双向挂职”促进涉农信贷供求信息有效互通
灌云县委组织部牵头建立基层干部和银行业务骨干双向挂职机制,深化银行与乡镇园区工作联系,进一步增强服务普惠群体合力。全县从银行机构择优选派15 名信贷专业人员,安排至13 个镇街道、经济开发区、金融办挂职金融助理,积极全面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发挥自身的信息和资源优势,积极帮助镇街党委、政府出思路、找门路、谋出路,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人才“活水”。分四个批次选派308 个村党组织书记赴灌云农商行镇街网点挂职副行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看家本领”,及时掌握第一手金融需求信息,既做金融政策的宣讲员、金融知识的普及员,又做金融业务的辅导员、金融授信的营销员、金融为民的服务员,积极推广普惠金融和富民兴村担保贷款,真正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建立致富和帮扶档案1802 个,达成初步授信意向475户;与小微企业或新型农业主体建立长期结对共建信用档案2044个,开展各类结对共建活动108次。通过双向挂职,摸清和掌握普惠金融的供给需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造了可以推广的“灌云圩丰样板”。(王东升 王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