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公园融为一体 连云港市打造“海绵城市”样板
海绵城市,说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州樱花园作为我市海绵城市试点片区的子项目,在今年顺利落成。
记者马江彦:在海州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樱花园的步道上,这个步道看起来和寻常的步道没什么两样,但其实暗藏玄机。现在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把这个水倒在步道上,可以发现水很快就被吸收了。那这是什么样的原理呢?现在让我们来邀请海州区住建部门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做一个讲解。你好。我们这个水倒在步道上啊,很快就被吸收了,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原理呢?
海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监管科工作人员刘坤谈:我们这是采用的透水混凝土的这个技术。这个表面是粗糙的颗粒,在下雨的时候水能迅速的通过这个缝隙能排到底部。正常的透水混凝的标准是0.5毫米每秒,我们这个做到了1.2毫米每秒就是达到了标准的两倍。这个水通过我们道路底部布置的透水盲管,结合这个道路的坡度,将水从道路的一侧引到绿地这一侧。把水补到整个樱花园的这个绿化系统里面,补充我们樱花园的水系。
夏日的海州樱花园绿意盎然,它的另一身份是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子项目。公园外侧的雨水花园、湿地花园以及色彩鲜明的人行道透水铺装都格外惹人注目,这些都是新增的海绵城市设施。
记者马江彦:一路走来,我们发现这里的环境特别好,绿植茂盛,水声潺潺,听着特别舒服。
海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监管科工作人员刘坤谈:在海绵城市改造之前,这个樱花园还存在两个小问题,一个是这个道路比较低洼,下雨的时候会存在积水。第二个就是樱花园有两个死水的池塘,这两个池塘的夏天会比较臭味,蚊虫滋生。我们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一个是通过这个道路的渡槽将道路的积水引到我们的雨水花园。第二个,将盐河的水和这个樱花园的水系相连通,将死水打造成活水,打造一个活水景观带。我们这个项目里面布置了模块化雨水花园运输型湿地,一年四季都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同时我们在现场还布置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水质的数据24小时可以上传到我们现场的大屏上实时展示。
据了解,我市于2017年获批第二批海绵城市省级试点,试点区域为玉带河片区和徐圩核心区,试点项目为42个。截至目前,42个试点海绵城市项目已基本完成。2023年我市计划完成16.73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任务,截至4月底,我市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已达28%。未来,到2025年,我市城市建成区将有50%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将有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来源:融媒体新闻中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