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建党百年 看发展变化》三年近千亿高强度产业投入 徐圩新区成为江苏沿海发展新增长极
与灌河相邻的徐圩新区,开发建设十二年间,由一座落后的渔村崛起为千亿产业投资基地。特别是近三年,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中化国际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纷至沓来,累计完成产业项目投入近1000亿元,向着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目标大步迈进,不断交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夏日的微风带来丝丝凉意,中化瑞恒建设现场却机器轰鸣、人声鼎沸。近处,中化瑞恒A阶段项目已经顺利建成投产,巨大高耸的分离塔里,复杂的化学反应釜正在将产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发往仓储罐区。江苏瑞恒副总经理戴建庭告诉记者,从2018年启动建设中化瑞恒一期A项目算起,目前,企业在徐圩新区投资的项目规模近200亿元,未来还将有近200亿元的投资有望落地。届时,瑞恒将在该园区建成一条完整的全产业链。
中化瑞恒项目仅是徐圩新区打造石化产业生态链的一个缩影。从建立之初,徐圩新区就确立了按照“一体化、大型化、园区化、高端化、清洁化”的发展思路,高标准、高质量着力打造以炼化、烯烃多元化等为主导的石化产业生态链。如今,徐圩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以清洁能源、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为主体,以多元化原料加工为补充,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特色的多产品链、多产品集群的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
目前,石化基地已累计引进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大部分将在“十四五”中期建成投产,形成以盛虹炼化一体化、卫星石化等为龙头的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最大的原料多元化烯烃产业基地,并不断向下游高精产业链延伸。到“十四五”末期,随着产业项目全部投产达效,石化基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将突破3200亿元。
三年间,一系列发展成就在徐圩这片春潮激荡的热土上印下深深的烙印,同时,也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发展理念,但始终不变的是把绿色作为高质发展的底色。这一核心理念,也同时应用于招引客商上,决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这几年,因不符合产业规划和环保要求被拒绝的项目投资额超过3000亿元。
招商引资是徐圩新区洼地崛起的生命线,是撬动徐圩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了将这个关键的“牛鼻子”牵在手里,徐圩新区严格按照产业链编制招商手册。徐圩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徐小苏告诉记者,2018年-2020年三年间,石化产业基地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中化等龙头企业全面施工建设,新区的招商方式从上门招商转变为择优选商,重点围绕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中化国际等龙头产业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和以商引商,排实项目支撑,加快工作节奏,不断夯实石化产业基地发展根基。
如今,连云港的临港产业,在徐圩新区这片热土上已经起飞。回顾以往,徐圩新区的产业发展精准聚焦、持续发力、全面爆发,江苏沿海开发“主战场”作用强力彰显。站在新的起点,面临更大发展机遇和更高的发展要求,徐圩新区正以超常规的发展态势彰显“产业强市”的速度和力量,以超一流的建设标准诠释“高质发展”的目标和追求,竖起江苏沿海石化产业高质量的“一面旗帜”。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