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知晓月】疫苗怎么选?筛查做不做?六大知识点帮你了解宫颈癌
每年1月是“宫颈癌知晓月”
设立的目的是呼吁世界各地重视宫颈癌的预防,提高人们的防癌、抗癌意识,普及宫颈癌的规范化诊疗知识。关于宫颈癌防治的很多知识,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
知识点一:
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
99.7%的宫颈癌都与生殖器官感染HPV有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HPV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有性行为的男性和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几率高达85%-90%。人体免疫正常的情况下,HPV感染后可被免疫机制自行清除。但对于一些特殊疾病人群或者是免疫缺陷人群,HPV病毒可能会持续存在或再次感染。
知识点二:
两个年龄段女性是HPV感染防治重点
“17-24岁”和“40-44岁”是我国女性HPV感染的两个高峰年龄段,也是需要重点防治的人群。家长尽早为适龄的青少年孩子进行HPV疫苗接种。对于已经发生性行为的女性,研究实验表明接种疫苗也有保护作用。40-44岁是我国女性HPV感染的第二个高峰年龄,除接种HPV疫苗之外,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要更加注重宫颈癌筛查,以减少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
知识点三:
HPV疫苗价越高,抵御病毒种类越多
已上市的HPV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价”代表疫苗覆盖的病毒细分种类,价越高,病毒覆盖面越广。其中,二价HPV疫苗针对的是两种致癌高危型别(HPV16、HPV18)。四价HPV疫苗是在二价的基础上,还可以抵御HPV6、HPV11的感染,降低生殖器疣的发生风险。九价HPV疫苗是市面上覆盖HPV种类最多的疫苗,可以预防90%以上的宫颈癌,应用于16-26岁的女性。
知识点四:
接种HPV疫苗,不能替代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与HPV感染关系明确,通过接种HPV疫苗,就能从源头上消除宫颈癌。及早接种HPV疫苗,只是保护的第一步。定期筛查是唯一能早期检出宫颈癌病变的方法,所有25-64岁女性都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果未来HPV疫苗覆盖率能达到90%以上,筛查策略有可能会改变,就像新冠疫苗一样,整体不存在流行趋势的时候,宫颈癌防治形势就会极大地改善。
知识点五:
女性怀孕期间,不建议接种HPV疫苗
面对不同价型的HPV疫苗,在完成HPV疫苗接种的1年后,还可以继续接种其他HPV疫苗。接种HPV疫苗期间,对于日常生活和性行为都没有特别的要求,但不建议在接种疫苗期间怀孕。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条件特殊,为了避免自身免疫系统防御时影响到胎儿发育,怀孕期间应避免接种HPV疫苗。
知识点六:
直接接触可感染,便前洗手同样重要
除性行为之外,HPV病毒还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例如在如厕、沐浴时,手接触HPV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将病毒带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触到的浴巾、内衣,就有可能被感染。因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以前常说“饭前便后要洗手”,其实便前洗手同样重要,包括厕纸的选择和使用,都要努力地去减少HPV病毒传播的机会。
编辑丨陈思
来源丨连云港综合广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