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海州:做实“优服务” 跑出招商引才“加速度”
“感谢园区对我们新项目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企业总平设计优化节省时机,项目得到了快速受理,这样的环境让我们放心投资。”近日,连云港鹰游集团医疗器械项目负责人张斯伟提起海州开发区在项目推进上的及时服务,连声称赞。其背后,体现的是连云港市海州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政府职能优化转变的发展理念,让入住园区的企业感受到热心、细心、贴心。

招商引才蓬勃发展
全程保姆式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直是连云港市海州区对待发展的态度。2020年,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连云港市海州区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抓好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优化服务等措施打造更具效率、更加亲和的营商环境,让海州成为新一轮高质发展的热土。

生产前进动力足
“从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推进,离不开政府的主动帮办服务,让企业感受到海州速度。”面对政府优化服务,寅昊智能装备项目现场负责人张凯连连称赞。该项目是海州今年年初新开工项目之一,全面投产后可形成年装配1000台工业智能机器人及机器手、50套非标自动化设备的生产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连云港市海州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区领导挂钩项目责任制,公开项目推进领导公开承诺,实行领导协调、单位包干、干部负责制,为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提供全程服务。在此基础上,海州开发区还打造硬核营商环境,出台“1+10+N”产业政策体系,包括1个产业资金管理办法、10条产业政策干货、若干细分产业措施,全面落实精准高效的政策扶持和政务服务,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力和效益型服务。

排忧解难专题办
如何让“服务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实现“进一道门,办一切事”?
早在今年5月,连云港市海州区就提出了“材料更简、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改革思路,创新推出了企业开办“简材料、零费用、一日办”服务,运用“线上线下,一站服务”的工作模式,通过数据共享、流程优化、窗口整合、费用减免,实现线上全程电子化登记“秒批”,企业开办全过程“零费用”,新办企业“马上办”、“一日办”。市民金浩就享受到了“一日办”带来的便利,“原本已经做好来几趟的心理准备,没想到一个上午就完成了企业开办的一系列业务,而且材料少了,费用也没了,为海州速度点赞。”

融合发展步伐稳
良好的营商环境使企业的包袱少了,引来了更多的“金凤凰”。上半年,海州开发区通过“基金招商”、“金融招商”等新模式,重点在手在谈项目27个,总投资211.25亿元;新签约项目共14个,总投资29.6亿元;依托互联网“不见面、屏隔屏”签约,完成38个项目的“云签约”,总投资近100亿元。在中关村挂牌成立海州开发区(北京)离岸协同中心,开辟“中继”招商途径,同时依托创新孵化基地,推进昊海大厦楼宇经济和企鹅新媒体学院产业互联网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服务保障走在前
营商环境的改变不仅引来了优质的项目和企业,更引来了人才。“我们实行招商活动与招才引智双管齐下,实现‘人才+项目’打包引进。”海州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海州开发区在人才政策上从“企业招才”向“产业聚才”转变,牵线高校,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3个,达成合作伙伴7组,协助企业引进科技副总88名,引进专业人才、熟练技工160多人。同时,高标准建设开发区创新孵化基地,设置创业孵化、科技服务、科技商务、人才公寓四大功能区,打造产学融合、科教融合的人才高地。目前,园区已集聚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省苏北创业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428人,正大天晴仅上半年完成销售额55亿,鹰游集团出口口罩1200万余只,力磁医疗研制出全球首台“婴儿核磁共振仪”,人才高地示范效应初步形成。

人才招引提品质
放眼当前,在高质发展的机遇期和关键期,更要明确新形势,把握新动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做实加快发展“优服务”,抢时间、抓机会、真服务、踏实干,把如何帮助企业快速入轨、落实人才快速就位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增添动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