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东海:“补短板强弱项” 城乡教育资源并进普惠万千学子
“全是新的设施,外部环境也很好,教室里也用上了多媒体。”任教五年级语文的连云港市东海县振兴路小学教师徐双谈起现在的工作环境,尤为开心,“学校内涵丰富,办学理念新颖,让我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走进振兴路小学,欧式风格的楼房一栋接着一栋,道路与建筑风格相得益彰,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一张张笑脸。该校占地面积68亩,总建筑面积22270平方米,办学规模为8轨48班,总投资约7000万元,已在暑期投入使用。“现在共开设了13个班,拥有学生576名,教师39名。”该校负责人杨东升说,“我们采用多元智能教学理念,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借助智能校园,合理化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的学习指导,让快乐充满整个校园。”眼下,该校的室外塑胶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已完工,正在进行校园绿化、亮化工作,预计栽植香樟、水杉、法桐等树种600余棵,着力打造森林校园。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民生之基。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和中心城区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东海城区买房。而随着时代发展,大家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学上”,更多的是想“上好学”。如何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普惠教育资源的需求?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今年以来,东海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持续推进“全面改薄”和城区“多校同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补短板、强弱项、办实事,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有力地促进全县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教育的社会贡献力不断提升。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让每一名少年儿童都能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茁壮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心愿。在异地新建的曲阳中心小学施工现场,三栋楼房已完成主体建设,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外墙粉刷,“白色+橘黄色”的外墙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该校位于曲阳乡驻地东侧,占地约71亩,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计划投资约4000万元。办学规模为8轨48个教学班,可容纳2400名学生,满足乡驻地及周边赵庄、尹官庄、城南、城北等4个村孩子入学。
振兴路小学的投入使用只是东海县实施教育资源扩增工程的一个缩影。“一直就想新建,终于在县、乡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实现了这个梦想。”曲阳中心小学校长刘团结说,原来的学校建于2001年,不仅是瓦房,而且随着学生数的逐年增多,专用教室多被学生教室挤占,功能室严重不足。新建的学校不仅是全新的楼房,功能室配备齐全,而且交通便捷,周边环境优越,辐射范围广,更有利于优化教师力量,集中办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发展、抓未来。当前,滨河幼儿园计划年底前全面竣工、西榴小学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和平路小学教育集团富华路校区正在进行主体框架工程建设。“我们要以优管、优教、优学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普惠万千学子,让百姓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带来的获得感。”面对一所所改扩建学校陆续投入使用,县教育局局长支跃兵说。在建设过程中,东海县教育局要求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监理单位和项目学校督促施工单位按计划序时推进。同时,建立“分校包干”机制,不定期对所包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质量和进度督查,确保把民生工程做好做优,不断夯实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融媒体记者:张开虎 通讯员:李知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