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三代铁路人见证连云港“一带一路”铁路大提速

2021-02-09 09:27:00

铁路,是国家的运输大动脉。如今,在咱们港城,一条条不断延伸的铁轨,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承载了港城铁路的变迁。一代代铁路人是这些变迁的最好见证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一个铁路之家,听听他们与“铁路”之间的故事。



在连云港火车站的廊道上,有一位老人久久凝视着延展向远方的铁轨,看着一列列驶来奔去的列车,心里感慨万千。



原徐州铁路货运中心连云港经营部货运值班员 蔡凡石:我的父亲在铁路上也是一名老员工,我1980年参加铁路工作,在原来的新浦站,后来改名叫连云港火车站,做过扳道员、助理值班员、车站值班员。



这位老人名叫蔡凡石,在铁路系统工作了四十年,可以说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港城铁路的发展和变迁。

蔡凡石:我刚工作那会儿,用的是蒸汽机车,连云港站是东陇海铁路的终点,只有三股道发线、一条正线。坐火车到徐州需要4个多小时。后来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和不断提速,2003年变为双线铁路,到徐州只要2个多小时。连徐高铁开通了,到徐州也就40多分钟就到了,真的太快了。



从“绿皮车”到“和谐号”再到“复兴号”,旅途的时间越来越短,也越来越有“科技范”,它们都见证着中国铁路技术的飞速进步。蔡凡石为自己坚守了一生的事业感到由衷的自豪,在他的影响下,儿子蔡磊可以说是从小在铁路边长大的,成年后,也和爷爷、父亲一样,走上了铁路岗位,如今,他是一名铁路基层工务段线路工。



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铁路工务段连云港高铁线桥车间线路工 蔡磊:在他们那个年代都是用手打信号旗,手动扳道岔。现在的铁路早就已经迈入数字化新时代了。平时我们每日的工作是对线路设备进行检查,都用的是人工检查与轨道检查仪相结合,更先进的就是轨道检查车。以前五个人一天的工作量,如今我们一人一天就能完成了。



面对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网,作为年轻一代的铁路人,蔡磊看到的不仅是铁路线路的增加与技术的变迁,还看到了铁路带来的经济发展。在他眼中,这一条条铁路承载着港城人民奔向未来的梦想。

蔡磊:我们现在连云港干线铁路成环成网、高速动车四通八达,在我们连云港站客运每天达到170多列了,每天的旅客发送量近万人。货运我们也连接着中欧班列,未来还要不断增加。老百姓出行更快捷,我相信港城经济发展肯定会跑出“高铁速度”。



一代又一代的铁路人,见证了我们中国铁路梦的实现,变化的是速度与环境,不变的是激情与初心。现在,蔡磊带着老一代铁路人的执着和梦想,继续用双脚丈量着每一寸铁轨,而退休后的蔡凡石,则没事儿就到老同事家转一转,大家一起看看老照片,回忆过去,聊聊铁路的发展,给小孙子们讲讲铁路、火车的故事,希望年轻一代能继续把他们的铁路情怀传承下去。


蔡凡石: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陪着老父亲,带上儿子和孙子一起,坐上连徐高铁,感受一下陆桥通道,沿途去看看,去看感受几十年来祖国的铁路建设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景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