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5元理发店 16年“从头开始”的暖时光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中山东路老角地巷,有一家小到常客都叫不上名字的理发店。店主兼店员的肖必霞已经在这里营业了16年。不管男女老少来这里理发,肖必霞一律只收5元,碰上残疾人,低保户,肖必霞还提供上门服务,16年的坚持,让肖必霞和她的五元理发店成了社区里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早上7点多,肖必霞就开门迎客。到上午10点多,已经给20多位顾客理完发。赶早来的,都是附近的街坊邻居。10点以后,远处的顾客陆续到来,坐在店里排队等候。理发店只有肖必霞一个人打理,顾客多忙起来就顾不得别的。
肖必霞正在帮顾客理发
发挥余热 退休后当起了剃头匠
今年68岁的肖必霞2005年从市饮食服务公司退休以后,为了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开了这间理发店。因为只是为了填补退休后的时光,肖必霞每次理发只收一元钱。
摆好凳子,扶老人坐在洗头池边,拧开花洒,冲淋、涂洗发水、洗净、擦拭……肖必霞动作十分利落,洗头只要两三分钟。把老人扶到镜子前坐好后,她先将毛巾掖好,再铺一层围布,就开始剪发了。剪刀、电推子、梳子、剃刀等工具齐上阵,大约十分钟后,就能完成所有工序。“来店里理发的常是老人,还有少部分上班族、工地打工者,他们有人急着上班,有人急着买菜,有人急着接小孩,手脚慢不得。”她边理发边和记者搭话。
肖必霞说,理发收费刚开始是一块,过了两年涨到两块,又过了几年涨到五块。一些顾客常常过来催促肖必霞赶紧涨价,消费水平年年涨,这理发也该再涨涨。但是肖必霞觉得,“能省就省,够吃就行,不能割街坊邻居添麻烦”,于是就将理发的费用定在了五块钱,这一定价16年就再没有涨过。
肖必霞正在帮顾客烫发
服务邻里 温暖社区受点赞
别看肖必霞“5元理发店”开在一条窄窄的小巷中,虽然小得连当地人都说不上名字,但却很有名气,专程前来找肖必霞理发的客人从理发店所在的荷花街道邻里扩展到高公岛,甚至延伸到连云和老海州地区。一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甚至不惜上午连着下午排队,也要“一试”肖必霞的手艺。
“这边连刮胡子的才五块钱,老同志很多都来了”聊起肖必霞的生意,常客老陈说得头头是道,老陈说自己是肖必霞的忠实粉丝,每个月一定要到这里来理发。“今天她生意太热闹,上午没排上,我回去了,回去我下午又来了,到这边她家又忙了,忙就再等一等。”
肖必霞告诉记者,去年1月,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理发店三个月都没有开门,她就在店门口留下电话,很多老顾客还打来关心电话,四月份营业后有十位老顾客在门口排队,有的顾客甚至等了近四个月。
不仅是理发,肖必霞对于邻居的其他需求也是有求必应。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大部分理发店的业务都向着打理造型,提升颜值的方向发展,可是许多老同志的剃须、净面的需求缺无从满足。肖必霞却是有求必应,哪怕只是简单的剃胡须都能服务到位。“年龄大的老头说,我天天在这边理发,说荷花街那边五块钱有刮胡子。”一位正在剃须的老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专程慕名而来。“可以说这真是百姓的理发室。”
肖必霞正在帮顾客剃胡须
热心公益 希望一直坚持下去
别看肖必霞今年已经68岁,但是一直非常享受在这间5元理发店里和领居们共享的时光。“这份工作虽然普通,但我很高兴跟乡邻们打交道,他们也很信任我。”现在的肖必霞不仅在理发店里为邻居们服务。连云区荷花街道辖区山路多,遇上下雨下雪,泥泞难走。每当这时,肖必霞就会带上工具上门为腿脚不便,卧床不起的居民们服务。
“她考虑到周边的都是老邻居,她总说自己有份退休工资,五元就够了,就用这个手艺,而且干到我自己不能干为止。”连云区连云街道荷花社区党委书记孙红告诉记者,社区老人多,还有残疾人、低保户,多亏有了肖必霞,填补了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现在,肖必霞每天还是早早的开门营业。她告诉记者,这家店承载着自己与老客们太多的情感,自己不愿再涨价,但只要还有一份力,就会做好这间属于百姓的理发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