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连云港:以“幸福”为题 解锁“清清流水青青山”生态密码

2021-07-22 09:33:00

傍晚时分,漫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盐河岸的健身步道,两岸绿树环绕、花草芬芳,不少老人和孩童正在休闲区游玩赏景,这是生态环境改善后群众乐享治理成果的一个写照。

今年以来,海州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树亮点、固长效。1至6月,考核海州的15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为80%,位于海州区境内的10个断面全部为优III;PM2.5浓度值3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8%;空气优良率78.5%,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均持续改善。

“海州蓝”“河清清”刷屏背后,藏着哪些生态密码?今年海州区强化综合施策,在水环境方面,坚持“头尾兼顾”,加快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目前海州城区11个片区中,6个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已经完成,剩余5个片区正在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已经实现镇区和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在基础设施全部到位前,采取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实施水系循环、生态涵养等保障断面水质。此外,新建各类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7台(套),日处理废水达13400万吨;建设星光湖、官阳大沟河湖缓冲带,推进锦屏镇黑臭水体治理,对农田退水实施再利用等。

连日来,在位于板浦镇新区大道的为民服务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围挡上的十多个喷淋头在空中喷射出白色的水雾,一辆雾炮机马力全开,工地上下起了“蒙蒙细雨”。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空中降雨”的范围覆盖了整个施工现场。在扬尘污染管控上,海州各个工地通过落实“六个百分百”——施工区域100%围挡、裸土及物料堆放100%覆盖、施工场地100%洒水清扫、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道路100%硬化、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灰头土脸”的工地大幅减少。

“治理大气污染,是一场整体战、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海州区生态环保局局长董立文介绍,海州区持续推进“精准治污”,严格落实首季争优、春夏攻坚各项工作部署,列入省大气污染防治年度计划的657项工程已完成429项,完成率65.3%;实施VOCs综合治理项目10个、对44个挥发性有机物液体储罐排查建档、落实40家重点企业夏季臭氧错峰生产管控等。结合海州区以“面源污染”为主的特点,积极推进餐饮、汽修、喷涂“绿岛”建设,并落实网格化监管机制,建设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切实解决巡查手段单一、效率不高的问题。

在综合施策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海州区还稳步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和依法行政水平。今年以来,该区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6份,罚款金额356.6万元,两项指标涨幅全市领先。共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事业单位1800家次,制作现场勘察笔录207件,对辖区内负责监控的175家危险源完成全覆盖监管。组织危险废物等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非法倾倒、堆放化工废料大排查,发现一般问题隐患21个,均已整改完毕。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好流域长制、检察长制等机制作用,制定措施补足城乡治水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城区雨污分流全覆盖,持续提升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精准排查管控,推行智能化、全员化监管模式,加快推进餐饮油烟、汽修喷涂等‘绿岛’项目实施建设。让海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底色更亮。”董立文表示。


作者:王雅萱 寇玲 王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