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连云港:学党史涵养人才活水 激发“两新”组织活力

2021-08-11 11:49:04

园区发展的动力和生命力何来?来自“两新”组织和“两新”组织的优秀人才。作为产业发展、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两新”组织已成为园区经济的最主要力量,也是人才集聚的高地。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连云港市开发区时刻抓牢人才群体,进一步明确教育导向、突出教育重点、务求教育实效,让党史学习教育在“两新”组织中“走深”“走实”,成为发展的强大动力。

政治引领,形成凝心聚力之势。着眼大局开展“顶层设计”,再从实际需求进行“量体裁衣”,将政治引领贯穿于人才工作全过程,全面带动“两新”组织党史学习教育。

加强组织关爱。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区领导班子成员与“两新”组织、高层次人才实现 “点对点”“一对一”结对,定期开展一线走访、节日慰问等活动,畅通沟通交流渠道,与“两新”组织和人才增进友谊、共话发展。

实现群体覆盖。召开“两新”工委党史学习教育座谈会,围绕企业实际做好载体设计和亮点打造,面向青年人才、骨干人才、领军人才等目标群体,组织百名青年人才“学党史·强信念·敢创新·讲奉献”主题学习、高层次人才“传承红色基因”理想信念培训等,以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刷出党史学习教育的厚度和质感。

注重政治吸纳。进一步团结凝聚好“两新”组织人才,注重从基层一线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逐步提高“两新”组织优秀人才在“两代表一委员”中的比例,引导人才向党组织靠拢。注重发挥专家智囊作用,先后聘请30余名专家担任咨询顾问,参与政策制定、项目论证,提升人才参与感和获得感,增强政治认同。

学思践悟,开启创新突破之钥。创新是园区的底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连云港开发区不断提高站位、拓宽视野、延伸覆盖,以人才动力加速“两新”组织集群化发展。

创新联动机制。聚焦新医药主导产业,开展党建实践探索,突破传统单位党建模式,成立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党建联盟,抓好统筹协调,完善组织架构,规范运行机制,统筹设计企业联动,最大限度融合医药企业党组织,推动党群资源充分共享,党群活力加速释放。

改变学习模式。以重点企业、关键岗位人才为切入点,组建人才“学习委员”队伍,开展人才“领头学、组队学、时时学”活动,推动“两新”组织关键少数发挥作用。引导企业通过“晨会一刻钟”“车间微课堂”“食堂微影院”等载体,营造爱党爱国爱企环境,确保学习成效。

完善服务举措。建立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网通办、一窗领取”服务模式,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统筹市区政务、金融、医疗、旅游等资源,推行“连经开精英卡”,实现全市首家县区(板块)在市内人才服务一卡通。

实干笃行,坚定前行奋进之姿。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部署要求,从人才“送学、助学、促学”三个维度,为推动“两新”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常态持续筑牢前进根基。

献上特色礼包“送学”。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强化组织基础相融合,对区内“两新”组织开展精准指导和管理。选派8组16名党建指导员,参与企业党史学习教育,建立惠企助学资料库、志愿服务项目库,将学习教育提醒清单、人才惠企政策送进企业。

打造开放阵地“助学”。在中华药港核心区打造近3000平米的政治生活馆,精心布设服务区、展示区、教育区、功能区,打造百米党史长廊、党员承诺墙、红色影视厅等一批特色场景,为园区“两新”组织提供党史学习教育开放式平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已接待参学1000余人次,成为“两新”组织身边的党史教育基地。

营造浓厚氛围“促学”。开展“牵手百名英才 庆祝建党百年”人才宣传活动,精选区内管理型、科技型和工匠型共一百名人才,通过微信、展板、电子屏等形式集中宣传,为建党百年营造庆祝氛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服务大提升、聚力促发展”企业大走访活动,覆盖“两新”组织和高层次人才,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两新”组织和人才队伍中扎根。

作者:薛洋 王一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