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连云港:“春夏攻坚”喜交答卷,“赣榆蓝”妙手绘蓝天

2021-09-03 16:32:36

“PM2.5浓度3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这是今年连云港市赣榆区截至7月底的空气质量报告,数字显示赣榆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创全区有空气质量记录以来最好成绩,也是赣榆区“春夏攻坚”交出的优秀答卷。特别是二季度,全区PM2.5浓度为2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9%,空气优良率80.2%,全省排名第九,全市各县区排名第一。

优秀的成绩离不开方法和努力,近年来,赣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气管控工作,统筹全区各部门聚焦“治尘、治烟、治气”,念好“洗、禁、管”三字诀,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推动“赣榆蓝”常驻此地,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洒水“洗”尘

“这里的街面干净清爽、整洁有序,让人赏心悦目。”新年伊始,先后购置雾炮车5台、洗扫车3 台、洒水车3台、扫地车3台,共计投入819.7万元,重点打造“洗尘卫士”。

“把城市当家管理,把街道当客厅保洁。”为有效管控扬尘污染,赣榆区开展“洗城行动”,城区每天出动6台雾炮车持续抑尘,出动6台大型扫地车对大街小巷进行冲洗,覆盖面积达160余万平方米。每周两次清洗垃圾桶、果壳箱,对中转站、垃圾压缩车进行消杀和降尘除臭,时刻保持其清洁、干净、无异味。

深入开展城市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建成区34个在建工地实现“6个100%”,34家“智慧工地”建设稳步推进;区内各建筑工地出入口安装联网监控系统55套,增换脉冲式自动喷淋系统5850米;20家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扬尘管控进一步规范。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全面筑牢城市扬尘防治“安全坝”。

针对交通运输扬尘问题,赣榆区启动治砂、治抛、治超“三治”专项行动,从严查处运输车辆“抛、洒、滴、漏”和超限超载行为。今年以来,全区共检查车辆一万余辆,统一配备新型环保运输车300多辆。

多措“禁”烟

点线面,织密秸秆禁烧“防护网”。夏季禁烧一个月,赣榆区干群奔走在田间地头,“地毯式”地排查隐患,确保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实现零火点。

为扎牢秸秆禁烧“篱笆”,赣榆区健全区、镇、村、组四级责任落实网格化防控体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村老党员、老干部人员的作用,综禁人员身穿红马甲,轮班对责任田块实行24小时看管,严禁任何人、任何时间露天焚烧秸秆,重点加强对田埂、晒粮点等重点部位防控,实行“人盯人、人盯地”,确保辖区内“白昼不见烟、夜间不见火”,坚决杜绝焚烧秸秆现象发生。出台秸秆综合利用鼓励政策,支持废物利用,推动秸秆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原料化。

同时,赣榆区加强烧烤、餐饮油烟污染防治,采取限期整改、行政处罚、限制经营、停业整顿等措施,督促城市建成区200多家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器及改用清洁能源,取缔无油烟处理设施的烧烤摊位。

常态“管”气

“你的车辆尾气排放超标两倍,依法罚款200元。”今年以来,赣榆区交警大队共开出75张柴油车辆尾气超标罚单,并责令车主维修车辆。同时全区已开展6次柴油车辆路检路查活动,抽查车辆1575辆。

石化化工、水泥粉磨、砖瓦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等废气、粉尘整治;包装印刷、汽车维修、加油站等VOCs整治;锅炉、窑炉专项执法检查;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清单编制、豁免企业的培育等领域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000余人次,检查企业370家、建筑工地60家、餐饮单位576家、汽修单位57家,检查渣土车和商混车381辆、非道路移动机械172台。检查涉气问题121家,限期整改121家,立案处罚115家。同时对省、市“定向挖潜”通报的155个涉气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坚决做到“家家到、件件清”。

作者:李大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