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东海:一库秀水一方人 生态融合更富民

2021-11-22 13:47:03

微风袭来,浩荡无垠的江苏省东海县安峰山水库荡起了层层涟漪,水鸭打了几个猛子,晶莹剔透的水珠从水面晕开。蓝天白云下,碧水青山相融一体,宛若一幅雅致的山水画卷。但就在两个多月前,这里可不是这般光景。那时,数万只网箱星罗棋布,阻塞泄洪通道,影响行洪,水库水体腥臭……


图片

图片


安峰山水库建于1958年,集水面积175平方公里,库容量1.13 亿立方米,是江苏省第二大人工水库,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水产养殖和城乡生活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解决安峰山水库部分移民的生计问题,当地允许周边村民承包水面进行网箱养鱼,不少人也因此发了家、致了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村组经济的发展。随着一些外地养殖户进入后,经常和当地村民发生矛盾,后来,当地出台政策,禁止水面对外承包。


图片

图片


但近年来,一些养殖户受网箱养鱼投资小见效快的利益驱动,违法违规在安峰山水库进行网箱养殖,大量投放饵料,且逐渐进入无序发展的状态,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流域生态环境面临威胁,生态亮起了“红灯”,水质一度下降为Ⅴ类水。

为改变这一状况,守护绿水青山,经过前期调研摸排准备,9月,东海县全面启动了安峰山水库网箱围网清理整治工作,通过落实定责任、定人员、定时间节点“三定”措施,开展清网、清源、清岸、清违“四清”行动,重拳整治加快改善水库生态环境。东海县委县政府、县河长办、水务局、安峰镇、曲阳乡等相关单位集中力量攻坚,将175平方公里安峰山水库水域内的2.65万只网箱、118.9万平方米围网、3.15万平方米网簖拆除,将477.7万斤鱼销往全国各地,创造了拆除网箱的东海速度。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原来水库蓄水后,水特别好,现在是年年下降,如果这个水长期污染下去的话,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会受到影响。但网箱拆除后,我们最担心的是大量的存鱼怎么处理。”安峰镇库西村养殖户陆召生说。

为妥善解决安峰山水库库区存鱼和鱼苗销售问题,东海县组织县乡村三级联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养殖户排忧解难。自整治工作启动以来,整个安峰山水库库区如同一个巨大的高效运转机器,对接每一户养殖户的县、乡、村党员干部组成工作组,涌入库区的购鱼商家,大型吊车、货车挤满了每一个码头。


图片


拆除了网箱,养殖户们的出路在哪里?

早在网箱拆除之前,东海县就开始谋划如何在保护好安峰山水库水环境的同时,发展好未来的安峰山水库,带动周边群众有序利用绿水青山。


图片


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

东海县水务部门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了《连云港市安峰山水库管理和保护规划》,聚焦“生态富民建设样板、产业园区应急水源和灌排分流保安全”的规划定位,以安峰山水库为核心,突出库区水环境整治,实施退圩还库;开展水污染防治,提升库区水质;推进库区生态修复,近期实施库区清淤、生态小岛、环库大道等工程,远期实施沿库生态环和生态廊道建设,让安峰山水库成为东海城市“后花园”。

生态修复工程。深入推进库区核心功能区建设,完成安峰山水库生态修复工程。按照政府搭台、合作社主导、养殖户参与的思路,推进养殖示范区建设,打造集养、捕、食、销、娱于一体的渔业产业链。

乡村建设工程。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先行,全面做好安峰山库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编制实施安峰山库区乡村振兴规划,扎实推进库区周边人居环境整治和库区乡村产业振兴,提升沿线村庄风貌。


图片


道路通达工程。完善库区周边交通网络,显著提升通行效率。构建进出库区便捷通道,畅通送水通道巡查线路。提升库区周边“四好农村路”建设水平,逐步消除制约库区周边发展交通瓶颈。

文旅融合工程。以水为脉、以文铸魂、区域联动、城乡融合,推动库区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石梁河水库旅游名片。积极传承弘扬民俗文化,打造民俗文化活动品牌。打造环库体育赛事,建立到石梁河库区旅游专线,发掘和整理水库建设发展遗迹遗存,做好保护传承。


图片


据最新的水质检测报告显示,安峰山水库水质已提升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还一库清水给子孙,留下永恒的绿水青山。

一库秀水养一方人,一方百姓护一方山水。在坚守护水底线的同时,因地制宜、转型创新,安峰山水库库区群众也即将走上新的致富道路。(冯同兴、李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