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强化三个“实践” 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今年下半年,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按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总体要求,在全区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培育新时代好少年综合实践活动,在各种纪念日到来之际,组织学生开展红色寻访,传承红色基因;以“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为目的,大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开展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本地历史文化,激发他们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核心价值观引领“实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类教育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大力开展“我学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设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生动形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孩子们在核心价值观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之际,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学组织学生来到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开展“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重温峥嵘岁月,缅怀抗战先烈。在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少先大队辅导员向少先队员们介绍了十八勇士的战斗故事,带领大家依次参观了五个主题的展馆。馆中的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物品都承载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大家从中寻找着历史的足迹与沧桑,强国有我的信念已然铭刻在心。
道德主题育人“实践”
培育新时代好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各类公益性文化场所建设。加强“馆校衔接”,不断提升硬件水平、强化师资力量、完善制度方案,提供优质课外活动场所,为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创造必要条件。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以“小手牵大手”为主题,组织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文明实践活动。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持续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冬至来临,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少先队联合赣榆区海英草志愿者中心开展了“牵手夕阳 乐享智慧老年生活”敬老月志愿服务活动。少先队员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独唱《牛背上的孩子》、舞蹈《七彩课堂》、朗诵《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快板《夕阳礼赞》等。一声声甜甜的“爷爷奶奶”叫开了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一双双紧紧相握的手传递着关心和呵护;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构成了温馨幸福的画卷!赣榆区海英草志愿者中心邀请了90岁高龄、70年党龄的老党员秦启发,为队员们讲述党的光辉故事。队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交流,表示要以老党员为榜样,做党的合格接班人。
优秀文化滋养“实践”
培育新时代好少年良好文化素养,充分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把爱国主义教育、经典诵读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德育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实施“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工程,让广大少年儿童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精气神”,同时也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得以传承和弘扬。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像一把钥匙,开启了蒙昧的枷锁。连云港市罗阳中心小学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在全校师生和家长中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传统刻纸技艺,努力营造师生互动、家校联动、相互促进的良好知礼、学礼氛围。孩子们拿起刻刀,刻画心中的文明。刀行纸镂间,不一会儿一幅幅精致的刻纸作品诞生了,《孝道》《文明过马路》《友爱伙伴》……尽显中华美德!同学们拿在手里,看在眼里,美在心里,乐在脸上。辅导教师将这些作品小心地收集起来,张贴在教室文化墙,展示在学校橱窗,传递文明,滋润童心。(曹彩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