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东海:乡土人才“香”起来 乡村振兴“兴”起来

2022-07-31 10:56:17

近年来,连云港市深入贯彻乡村振兴、人才强国战略,将乡土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工作体系,不断建强队伍、拓宽载体,如今越来越多的“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等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释放出越来越强的示范效应。

3项目入选省级示范

“经单位申报、层层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等环节,连云港市共有3个项目入选省级乡土人才建设发展项目。其中,东海县恒达珠宝有限公司(传承项目为水晶雕刻)获评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张加林、韦君余2位乡土人才领办的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获评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连云港市人社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次入选的项目均是连云港市代表性特色产业,也属省优先支持的农村绿色低碳、农村产业发展等行业领域。

走进刚刚获评的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东海县恒达珠宝有限公司,迎面便感受到了浓浓的水晶文化气息。一直以来,该企业以创新传承中国水晶雕刻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水晶雕刻技艺传承,培养本土水晶专业人才。“我们已培养出国家一级技师9人、省大师2人、市大师1人、中高级职称6人,23人入选《中国水晶雕刻人才分级名录》。”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负责人、东海县恒达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旭辉如数家珍,言语间尽显骄傲与自豪。

而以白酒酿造、绿茶制作获评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的项目负责人张加林和韦君余,都是各自行业里的翘楚。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技艺,不断提升白酒品质和茶叶制作水平,对连云港市白酒产业和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 推动作用。

“对获得示范基地和大师示范工作室的机构,省级财政按照每个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100万元、每个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1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经费主要用于乡土人才培养培训所需设施设备及耗材、技艺技能传承培训、行业研修交流、师资能力提升等方面。”连云港市人社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说道。

让乡土人才“破土增香”

早在2020年,连云港市便开展了首届乡土人才中初级职称评审,共有54人获评首届乡土人才中级和初级职称,其中,43人获评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11人获评助理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徐姝姝获评的便是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

“乡土人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认同礼敬是乡土人才活力迸发之源。也唯有此,才能让乡土人才真正‘香’起来、‘热’起来。”连云港市人社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说道。除了评职称,连云港市对入选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的名人、能手、新秀,分别按照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2、3层次进行培养,给予同等额度培养补助,申报人才项目的不受学历、职称限制,与高层次人才同等享受最高10万元的项目资助。

让乡土人才“香”起来,需要因地制宜出政策、优环境。连云港市还积极搭建平台推示范,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培养和选树产业发展带头人,扶持乡土人才做强产业,对获评“连云港市乡土人才创业示范基地”的,给予2万元补助。同时,建立技艺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鼓励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等通过“名师带徒”模式延续技艺传承,对获评市级乡土人才工作室的,给予1万元补助。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乡土人才工作室和示范基地53个。

乡土人才带动示范效应明显

在连云港,乡土人才植根乡村沃土、懂农业、爱农村,富有乡梓情怀,在带动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带动作用。

乡土人才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创新创造,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具有很强的带动示范性。连云港市人社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所说的乡土人才,主要指那些扎根和活跃在民间传统工艺、技术应用与推广、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掌握特殊技艺的能工巧匠、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能手、善于开拓创新的经营能人等。

最近几年,连云港市不断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了一批“有绝活、有本领、懂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到目前,已有4000余人纳入连云港市乡土人才库。(范志兵 肖婷婷 朱振攀 李大伟 张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