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激活绿动能,“碳”索港口绿色发展新业态
2023年12月23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连云港区庙岭作业区29—31号泊位获“江苏省四星级绿色港口”荣誉称号,连云港港灌河港区燕尾作业区301—302号泊位获“江苏省三星级绿色港口”荣誉称号。加之2023年10月,连云港新苏港码头顺利通过复审,继续保持江苏省唯一“五星级绿色港口”海港荣誉,2021年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获得了“江苏省四星级绿色港口”,新海湾码头、石化港务码头分别获得得了“江苏省三星级绿色港口”。
连云港港已实现了集装箱专业化码头、干散货码头、石化码头、内河码头“星级绿色港口”全覆盖,标志着港口在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后续连云港港口全面打造绿色低碳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么,连云港港口是如何发展绿色低碳的?今后又该怎么维护?带着些许疑问,记者对港口进行了深入“碳”访。
“新能源”赋能 助力港口实现碳达峰
2023年11月20日,全球功率最大5400马力、电池容量最大7224度电的纯电拖轮“云港电拖二号”在连云港港交接启用,这是连云港港自主研发的第二艘纯电拖轮。相较于传统的燃油拖轮,第一艘纯电拖轮使用2年多来,每年可节约运营成本300余万元、替代燃油300吨、减少碳排放900吨。
“碳排放900吨相当于238辆小轿车的全年的碳排放量,也相当于种植了上千棵树木。每一个数字,都是港口人对绿色港口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努力。”控股集团工程技术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拖轮建造现场的后方场地上,有一套白色集装箱式的设备,碗口粗的电缆将6千伏的智能高压岸电源源不断送上拖轮。同样,岸电也可以取代燃油,为来往港口的客货船舶,提供靠泊期间更为便捷、高效的动力,有效减少船舶靠泊期间的碳排放。
目前,连云港港口已建成16套码头高压变频岸电系统,29个泊位具备提供岸电条件,覆盖了通用散货码头、件杂货码头、集装箱专业化码头等。连云港中韩轮渡公司的两艘客滚船“紫玉兰”号和“和谐云港”号轮均具备船舶受电设备设施并实现了岸电常态化使用。
除了船舶,港口其他设备也步入“新能源时代”。2023年,集团近年来采购的20台电动自卸车、59台低速电动牵引车、26台电动叉车、5台电动空箱堆高机、1台电动正面吊、48台生产辅助车辆等纯电动流动机械已投入使用;首台油改电堆高机已正式交付新东方集装箱码头公司使用,纯电动流动设备应用后综合运行成本降低30%,实现“零排放”;完成了7台永磁电机更新,其中用一台500kW的永磁同步变频调速一体机就可以替代原有的三台300kW的异步电机拖动运行。后续,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将进行零碳试点,码头装卸、运输机械全部实现电动化,部分平台、作业机械逐步实现自动化;积极探索甲醇、氢燃料等新能源应用研究。与中船712研究所、711研究所、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等科研院所就甲醇加注、氢燃料电池、甲醇燃料发动机、甲醇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在港口应用和配套开展合作研究,进一步完善集团在新能源应用产业链体系,港口人离零碳港口的绿色梦想越来越近。
“自动化”加持 推动港口绿色智能化转型
2023年初,连云港市首套电动集卡换电站在连云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正式投用,这也是江苏省内港口首座换电站。该换电站采用业界首屈一指的自动换电模式进行电池更换,相较于充电模式效率提升20倍,轻轻松松就实现了“零排放”电动牵引车的高效运行。
“伴随着港内电动牵引车自动换电模式应用,港口在绿色转型方面又迈上了新台阶。目前港口设备已经在许多方面都实现了自动化、半自动化。”集团工程技术部相关人员表示。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无人操作系统可以实现1人远程操控3台轨道龙门吊作业;蓝宝星球多式联运2.0平台整合铁路班列、内河航运、公路集运、空中运输、仓储物流等信息,集物流商城、“直客通”“云配货”等三项功能于一身,是连云港港“数智港口”建设的成功实践;新苏港码头系统线自动化作业系统、东粮公司散粮智能化自动装车系统、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及智能理货系统纷纷上线。
依托“科技”的力量,全港自动化“狠活”正在不断挖潜出新。连云港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即将投用,连云港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正在紧张筹建中;全港“大数据中心”建设也在全力推进。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连云港港口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强的竞争优势。随着港口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连云港港将继续发挥其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推动全球港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环保利器”出鞘 加快绿色生态港口建设
在新苏港码头,一辆大型喷洒车正在向货垛喷洒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喷洒这种液体后,沙土货垛表面快速形成一层有一定韧度和粘结性的保护膜,有效捕捉、吸附、固定粉尘微粒,将其紧锁于网状结构之内,起到防尘固尘、防浸蚀、抗冲刷、防止物料损失的作用。
如此“强悍”的抑尘技术,是否会对生态产生“蛮横”破坏?答案是否定的。恰恰相反,这种抑尘液体叫做“生物抑尘剂”,是生态友好型技术。
“生物抑尘剂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货垛97%的扬尘,而且对货物本身不会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下一步将在全港推广应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2023年,连云港港口集团投入2.4亿元,积极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布设近万米的防尘网、213套其他类型的冲洗、清扫及降尘设备、1000 余支喷枪,以及4万多块苫盖网,能够有效降低95%的扬尘;自主建设粉尘在线监测设备72台套,配合TSP、PM2.5、PM10 粉尘监测平台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通过生活污水、油污水、含尘污水、综合污水等处理设施无害化接收处理船舶生活垃圾约4000立方,相当于14层楼房的体积(按每层100平方算);在中哈国际仓库、鑫联散货码头仓库、东方公司墟沟西仓库、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屋顶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启动总装机容量6.1MW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近700万度。
不久的将来,港口人不再单单是大交通、大物流的推动者,更是绿色海洋的守护者,用心倾听大海的呼吸,感受大地的脉搏,让每一次改革创新都成为绿色发展的见证。让“深蓝”与“绿色”携手,赋予这片土地无尽的生机与活力。(张新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