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这样说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这些话语足以让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如此的重要。
本周二,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科室主任张未老师做客《教子有方》跟家长和老师们聊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不要片面片面关注学生的成绩,却忽略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有的家长只要成绩不要习惯这是不对的,每一个做教师的对此都深有体会。小学阶段,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凭着自己的聪明仍然可以较好的成绩,因为课程较少,内容较为浅显。但是随着年级的不断增加,孩子成绩下降了为什么呢?不是智力,就是学习习惯!尤其是到了初中,相同的入学成绩,却在中学的差异很大。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打基础的阶段,基础打得不牢,到了初中,学习上就会出现后劲不足,成绩退步的现象。
二、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培养哪些学习习惯?
从大的方面讲,良好的阅读习惯,专注写作业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合理规划安排自己时间的习惯,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再往细的方面讲,比如书写认真、预习复习、及时订正、整理书包等等。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循序渐进
小学刚入学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应制订培养计划,首先要注意切实可行,目标不能过高,措施要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其次要注意循序渐进,具有梯度性,由易到难,由低到高。
例如,要纠正孩子的学作业磨蹭的不良习惯,可以先让孩子集中精力写作业10分钟,进而15分钟、20分钟,但要注意不能过长,否则不符合儿童时期的身心特点,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并可以拿一个钟表放在桌旁以警示,孩子能做到的话,要加以表扬,甚至给以物质奖励,激发孩子的努力情感,让孩子自愿去做,变被动为主动,形成良好习惯。如果相反,则要给以批评教育,不管孩子懂与否,指出这是错误的,必须加以改正的,并坚决监督完成。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也非完全自觉自发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磨练,作为自制力很差的孩子来讲,更需要家长的长期有力的监督促进。

来源:fm102.1
编辑:王宇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