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社区干部魏亚非:爸爸,你已经12天没回家了!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我都12天没有看到你了,你快回来吧。”在微信视频里,儿子用哭腔渴求爸爸赶快回家,回来抱抱他亲亲他。魏亚非眼眶乌黑,一看就是熬夜所致,眼角的泪花晶莹可见。
疫情期间没时间回家,抽空与儿子连视频聊天
“我真想亲亲宝贝的笑脸,陪他一起玩耍。可是,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这个战场离不开我。”面对记者,身材魁梧的魏亚非爽朗而直率,虽然,这里面夹杂着酸楚的味道。
魏亚非,一个阳光乐观的大男孩,30岁刚刚出头的他,已经做了五年的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街道香江社区的“一把手”。此次抗击疫情,他成了社区最忠诚的“卫兵”。从1月26日开始,这个年轻的“卫兵”就没回过家,吃住在办公室,服务在社区中,每天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奋战,一起挨家挨户走访排查,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常常只睡三四个小时的觉。
“马上到A栋102,120马上赶到!请你们配合好,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凌晨三点,刚刚躺到沙发上,疫情指挥部的电话又响起来。
魏亚非(右二)凌晨对接120送病患去医院
挂了电话,魏亚非以最快的速度穿上隔离服,拿起手电筒就冲下了楼。夜虽然黑,但哪栋哪户对魏亚非这个社区书记来说是轻车熟路。在120及指挥部人员到来前,魏亚非已经提前做好了居民的思想工作,将患病者顺利送上了急救车。“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就是和生命赛跑的人。”魏亚非说,他必须跑得快,这样,才能赶到病毒的前面去。当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也必须第一个冲上去,他冲上去,别人就安全了。一夜无眠,但魏亚非感到工作忙碌而充实。
魏亚非(左二)上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四包一”体温测量
类似的情节几乎天天上演。每天忙碌到深夜2点以后,魏亚非才敢在那张狭窄的沙发上蜷着腿侧着身“蜗”一会儿,可是刚刚眯上眼,指挥部的“命令”又来了。
香江社区位于主城边上,有全市最大的经济适用保障房,居住人群极为复杂。作为社区“四包一”成员的网格长和“一把手”,对魏亚非来说,这个年,过得极端忙碌又无比紧张。白天,他带着社区的网格员,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向各小区负责人布置防控条例。每当他得知自己的社区有从武汉回来的人,魏亚非就马上拿起电话,叫上社区民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和社区网格员,“走,一起去看看。”
魏亚非(左)走访武汉回连人员,并测量体温
“这不,我正在按照居家观察人员的诉求,给他们准备了一些生活用品,马上送过去。”魏亚非说,“了解居家观察人员需求,根据居民需要向重点人群提供代购饮食和生活用品等服务,将物品送到居民家门口5分钟后通知其开门取走,这样才能减少病毒传播和感染机会,解决群众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亚非大哥对我真好,过年他不仅给我送了饺子,还送给我学习用品。”张文小朋友激动地说。原来,大年初二的那天,社区的张文小朋友打电话告诉魏亚非,说过年没有吃饺子。魏亚非此刻正在组织人员打电话排查,他告诉张文:“叔叔此刻过不去,饺子马上就到,好不好?”
魏亚非(右二)对武汉回连人员进行信息采集
这个身材魁梧的社区干部,做事向来干脆利落、雷厉风行。为了抗击这次疫情,魏亚非一直在路上,演绎着一个年轻党员的风采。
最令他欣慰的是,在海州区“四包一”管控机制的有序开展下,大家明确任务分工,迅速开展行动,加强疫情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输入性病例,公安大数据反馈人员核查率达100%,自己所蹲点的社区目前一切工作有条不紊。
“等疫情结束了,我再回家。”魏亚非语气无比坚定。
通讯员:董洪旺 董京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