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当“安全员”又当“服务员” 高新区城管为复工按下快捷键
随着各行业进入有序复工复产的新阶段,连云港高新区城管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松劲,一手抓复工复产再加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各行业保驾护航,推进有序复工复产。
240余家餐饮业有序复工
“现在早餐店营业了,像我们上班族出门能买到早饭,中午可以点到外卖,生活节奏也恢复到以前了。”在市区建设路上一家早餐店外排队等候的陈先生说。据悉,高新区城管部门采取教育引导在前、服务优先的工作办法,对240家符合条件的开业餐饮店、临街经营店面实行预先提醒,定期巡查,确保餐饮商户安全复工。
在建设东路上,高新区城管队员朱明忠正在对一家已经恢复营业的餐饮店逐项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再三叮嘱店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营业:“你们店里符合要求恢复营业,但顾客仍不得入内、禁止聚集堂食,只可立取立走或者外送。”这家饭店门口的桌子上摆放着体温枪、消毒液和三张登记表,“这三张表是每天上班员工体温登记表、外卖送餐员的体温登记表和取餐客人的体温登记表。”餐厅负责人介绍道。疫情防控期间,所有上岗的员工严格执行每日个人登记、测温的规定。餐厅每天会全面消毒3至4次。“目前,我们餐厅不做堂食,只与送餐公司合作送外卖。每天大约在七、八十单。”餐厅负责人表示。
朱明忠介绍说,城管队员要求餐饮商户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疫情管控工作要求,加强自我防护和内部安全管理,落实好疫情防控物资的配备、营业场所的清洁消毒及通风换气等措施。同时,餐饮店铺要做好就餐顾客的引导,避免人员的聚集,禁止经营野味及餐厨垃圾定时回收等相关规定。
贴心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河滨社区一个小区门口,快递小哥在城管队员的帮助下,将包裹分类放置在疫情防控卡口附近货架上,然后奔赴下一个小区,这是高新区城管部门为有效协助快递业复工,解决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便民举措。
“我们在社区疫情防控点周边都设立快递自取区,这样避免了占道卸货造成的人员扎堆,在尽量消除对市容影响的同时,也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城管队员介绍说,疫情防控以来,高新区所有街道、小区都实行严格的管控,但随着辖区内各物流行业恢复正常营业,快递车辆排队、群众扎推取件的被动聚集现象时有发生。
对于前期“摆地摊式”送件,快递员小王也是一肚子苦水:“按照划分,我的工作辖区内有六个小区,以往当天能派完的快件,现在要三四天才能送达。”小王说,现在城管队员设置快递自取区后,他会提前联系收件人,在征得同意后,将快递暂时寄存在疫情防控卡口,送达率明显提高。
“快递物流是很多市民购买生活必需品的主要途径之一,设施快递自取区不仅让居民能安全收取快递,也能协助快递业有序复工。”执法队员说目前高新区37处物管小区已全面普及这种快递收运模式。
分类对策,精准管理
随着各类商户陆续复工,如何加强管理、做好商户疫情防控成了重中之重。为此,高新区城管部门将辖区商户分为三类管理对象,第一类是暂不予复工类,主要包括网吧、培训机构等商户,对此类商户一旦在巡查中发现有营业行为,城管部门将联合街道、公安等部门劝导暂停营业;第二类是半开放类,此类管理对象主要聚集在餐饮店,符合相关规定后可以恢复营业,但禁止堂食,只可外送;第三类是人员可进出类,比如大型超市、商场等,但是人员进出必须符合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各项条件。
“不同的管理对象我们采用的管理方法也有差异,一类商户以巡查为主,针对二类和三类商户,我们每天会安排队员入户检查两次,除了核实商户备案登记的信息外,还要重点检查体温登记、防疫消毒等,逐项填写体温异常登记表、消毒记录表、员工体温登记表,确保信息没有错漏。”据了解,目前高新区主次干道有沿街商户1500余家,已复工近四百家。随着营业商户的增加,除了对沿街商户进行分类管理外,城管部门还安排巡查队伍,每天对沿街已开业的商户来回机动巡查,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推动各项管理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业稳步推进。
《港城365》记者 陈元元
通讯员 朱晓洁
编辑 张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