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与大运河的双向奔赴
日前
我市出台大运河(淮盐)文化
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
让“千年淮盐”成为
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明珠”
记者从市运河办获悉,《连云港大运河(淮盐)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该方案旨在推进我市主动融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连云港大运河(淮盐)文化,为加快建设人民期待的现代化新港城,努力实现新时代“后发先至”提供重要支撑。
通过大运河(淮盐)文化遗址勘验保护工程和遗产传播普及工程,将深入开展淮盐生产、盐业遗址、盐运设施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建筑、非遗项目的普查、勘验、认定工作,划定保护红线和保护范围,确认文化内涵和文物保护等级。同时全面梳理相关历史文物和文化成果,深入推进淮盐文化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感。
通过河道和道路畅达工程和沿线河岸美化工程,将完善相关内河运输网络,提升连云港境内盐河—通榆河通航能力,将航道集疏运能力逐步提升为二级航道水平;推进相关通航能力逐步提升,逐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全面实施大运河(淮盐)文化生态保护带建设,确定市域内盐河—通榆河生态廊道保护范围,科学、合理、有序开发河道岸线,提升沿线河堤和岸线的抗洪水能力和绿植覆盖率;因地制宜,推进河滨公园、亲水平台建设,配套自行车骑行、徒步步行廊道等,形成绿色运河休闲旅游走廊。
通过文旅融合工程和淮盐文化保护项目建设工程,将开发“千年淮盐”风情水上观光一日游线路和观光休闲、文化研学、美食体验等游览路线,开辟淮盐文化体验游线路、淮盐文化沉浸式文旅线路、温泉文化休闲文旅线路、海河风情美食游线路等。同时加快推进淮盐文化的生态化保护和利用,建设徐圩盐场马二份工区和灌西盐场国家非遗项目——淮北海盐制作技艺永久性保护基地,开展古盐河河道、淮盐生产设施、老盐田遗址等重点淮盐文化遗址、遗迹的修缮和保护。高层次推进东盐河片区开发,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河清景美、人水和谐的市民休闲地、游客打卡地。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连云港发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