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疾控发布提醒!
高温高湿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通常开始上升,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和各种肠炎等。
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症状。感染性腹泻传播途径一般是“病从口入”。病人通过粪便、呕吐物排出各种病原微生物,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品和食具等,摄入体内而感染,也就是说,如果饮食不洁、水源污染,都有可能引发感染性腹泻病。
那么,个人应如何做好预防呢?
高温天气可造成人体生理功能紊乱,造成中暑,引起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皮肤发热、红疹、肌肉疼痛;严重者出现极度虚弱、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
每年有很多人死于高温,预防中暑非常重要:
1.及时补充水、盐分和矿物质:不应等到口渴才喝水,少量多次,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
2.注意饮食及休息:摄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当气温达到≥32℃时,应尽量在凉爽的室内活动。
3.计划行程,准备防晒用品:避开正午时段外出,选择轻薄浅色的服装、遮阳帽、太阳镜、太阳伞、防晒霜等。
4. 结伴行动,关心高危人群:在高温环境工作时(环卫工、建筑工人、消防员、快递员、交警等),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同事间应彼此留意健康状况。
5.永远不要把婴幼儿或儿童留在停放好的车里,即便在车窗留了缝隙,车内温度在停车后10分钟内可上升近7℃。
6.建议65岁以上老人的家人朋友,至少每天上下午2次电话确认老人的健康状况。
万一发现有人中暑,要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给予物理降温,及时补水,及时送医。
夏季气温升高、降雨增加,蚊虫繁殖旺盛,蚊虫叮咬除了引起红肿、痒、痛,还能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丝虫病、黄热病、寨卡病毒病等多种传染病。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防止蚊子叮咬:
1、在选择游泳馆时,请选择合规的游泳馆,确保游泳池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2、如果您患有传染性疾病或者正在康复期,请避免去公共场所的游泳池。
3、在公共场所游泳池时,请务必按规定使用泳帽和泳镜,并洗净身体和脚底。
4、在公共游泳池中,避免与有皮肤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的人直接接触,并遵循正确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触摸脸部等。
暑假期间,应提高警惕,加强教育,谨防儿童青少年发生溺水、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烧烫伤、意外中毒等。
1.培养孩子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练习自救技能。
2.排查家庭和居所周围安全隐患。
3.避免让儿童单独外出,如不能陪伴,应约定返回时间,保持联络。
夏季是狂犬病的高发期。闷热天气,动物尤其是犬类易烦躁,人们衣物单薄,被猫狗抓伤、咬伤的情况增多。
狂犬病病死率达100%,如何防止被狗咬伤?
1.培养孩子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练习自救技能。
2.排查家庭和居所周围安全隐患。
3.避免让儿童单独外出,如不能陪伴,应约定返回时间,保持联络。
编辑丨王婷婷
初审丨徐蓓蓓
复审丨段潇
终审丨刘超
来源丨江苏疾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