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 蝶变新姿)改革发展谋新路 百里盐滩焕新颜
连云港是淮盐的主要产区,淮盐的兴盛一度推动了大浦、猴嘴、徐圩、燕尾等地经济的发展,盐经济在港城发展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深刻影响着连云港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随着传统制盐业退出历史舞台,今天的盐场又将扮演哪些角色?
在古代历史上,盐作为一种重要物资,被朝廷作为主要的控制产品,盐税更是历代朝廷的的重要经济支柱。古代海属地区历来都是盐业重地。从汉唐直至明清,两淮盐课在财力上雄踞全国各大盐区之首,是朝廷的重要经济来源。
江苏省社科院沿海沿桥发展研究中心付主任 二级研究员 古龙高表示,连云港在历史上有两次作为朝廷的直隶州,就是归朝廷直接管,一次是唐朝,一次是在清朝,在唐朝的时候是因为战争的原因,而在清朝的时候就是因为连云港的盐税,(接)元朝整个财政税收的80%是盐税,到了明朝的时候60%是盐税,到清朝的时候我们淮北盐场的盐是占了整个盐税收入的三分之一,(接)在国家有地位,所以国家就给他位置提升了。
台北盐场原名板浦盐场,是我市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盐场。从海水煮盐到滩地晒盐,从季节性晒盐到常年塑苫晒盐,再到矿盐卤水制盐,这里是中国海盐生产实现三大技术革命的发生地,为中国海盐生产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时代在发展,改革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2006年4月28日,江苏省金桥盐业有限公司转划连云港市管理。公司腾出大量盐田,先后规划新建了3大工业园区和6个住宅小区,争取到了133公顷商住和工业用地,为推进江苏沿海大开发,拉开了充足的空间。
台北盐场退休职工 朱春年谈到,我们以前台北盐场一直到242省道,就是到海边,全部都是产盐,制卤产盐,现在随着大开发,征地,(接) 以前都烂泥路,现在都变成柏油马路了,(接)盐场环境和以前是大不一样,生活指数是提高了。
如今的台北盐场,周围环境优美,高楼林立,盐民们拆迁安置在美丽的昌圩湖小区,附近的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院区已经基本建成,正在建设的还有一所九年制学校、新海高级中学分校区和一座公园。 50岁的朱文金从盐工转岗后,分流到了台北投资公司资源管理分公司,投身到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现在,作为一名土地巡查员,他每天都要到盐场周围巡视,看护土地,防止有人违法乱建,如今的他收入稳定,幸福感满满。
台北盐场资源分公司后勤人员 朱文金谈到,自贸区来了以后,也带来了好的政策,转岗以后,我们的工资收入也提高了,生活的环境也变美了,周围医院,学校都在建设当中,我们盐工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跳出盐业谋发展,融入大局求跨越。当年“朝耙滩上泥,暮煮釜中雪”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天,连云港盐业的转型升级为城市的开放崛起提供了坚实后盾,江苏沿海大开发在这片盐滩上续写着改革开放新的辉煌。
江苏省社科院沿海沿桥发展研究中心付主任 二级研究员 古龙高表示,过去的百里盐滩已经成为改革开放、沿海开发的热土,特别像著名的徐圩盐场那一片变成了徐圩新区,以及台北盐场,包括开发区都在他们那个地方,(接)我的理解就是,盐的一种涅槃,就是过去传统的盐没有了,但是在他的这个地方,就产生了新的开放的形式,新的发展的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集聚空间。
融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张艳 李政达
编辑:付友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