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病,2个月,翻5倍!为什么近期静脉血栓栓塞高发?

2023-03-01 15:11:30

会致命的血栓

血栓,通俗的说就是“血凝块”,是指血管中的血液或有形成分于血管内膜有损伤的部位凝结成的固体质块,通常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血细胞组成。

3月1日的《健康早八点》节目中,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李达主任说,正常情况下血液本身具有可凝固性,帮助人体在外伤、流血情况下发挥局部凝固、止血等作用,但凝血过程中若凝血-抗凝机制平衡被破坏,便可导致血栓形成。无论是凝血增强还是抗凝血溶栓能力降低,都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微信图片_20230224093341.jpg

血栓如果是堵在脑血管里,就产生了脑梗塞;

如果是堵在心脏冠状动脉里,就产生了心梗;

如果是堵在肺部血管里,就产生肺栓塞;

如果是堵在肾脏血管里,就产生肾栓塞,

这些都是血栓对人体造成的严重伤害。

微信图片_20230224093504.jpg 

据悉, 12月份以来,连一医血管外科团队已经连续救治了多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其中严重危及生命的重症肺动脉栓塞就有20多例,数量是平时的5倍以上。

微信图片_20230224093602.png

会致命的静脉血栓栓塞症

由于静脉血流在下肢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导致血栓形成,下肢血流瘀滞,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症状,而下肢静脉内的血栓容易脱落,一旦血栓脱落后,将随血流进入肺循环,堵塞肺动脉血管,患者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和右心功能不全症状,极容易导致死亡。

为什么“阳”后发病率增高

有研究显示,新冠感染可能导致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提高30倍以上,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升高5倍以上。

微信图片_20230224094201.jpg

对于存在血栓高危风险的人均容易得静脉血栓

血管内皮损伤多见于手术(尤其是全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创伤或骨折(多见于髋部骨折和脊髓损伤)、中心静脉置管或植入起搏器、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肿瘤静脉内化疗等因素均能够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血流缓慢多见于长时间制动、久病或术后长期卧床、长期伏案工作、不经常活动等情况下,肢体肌肉活动不足,静脉回流缓慢,导致血流淤滞。

血液高凝状态主要是血液中血小板及血凝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导致血液出现高凝状态,及凝血-抗凝失衡,主要包括遗传性及获得性高凝状态,遗传性主要指先天性的基因缺陷,获得性高凝状态常见于高龄、肥胖、口服避孕药、妊娠或产褥期、植入人工假体,部分疾病,包括恶性肿瘤、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肾病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巨球蛋白血症等等均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静脉血栓主要高发于大于60岁的老年人,但是年龄并不是其发病绝对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的形成血栓的可能性肯定会更高一些,但是,一些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产褥期状态等其他多方面因素也是造成血栓的主要原因,所以年轻人患静脉血栓也是常见的。

1.健康人群应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2.减少吸烟,减少微小血管痉挛;

3.避免长时间久坐,尤其是乘坐长途航班时,宜注意间断离座、活动;

4.对于在不同疾病或高危状态下,遵医嘱提前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如对于手术前后及部分有血栓形成风险的人,应遵医嘱使用抗凝剂预防血栓形成或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使用梯度加压弹力袜、间歇充气压缩泵和静脉足泵等帮助改善静脉血液流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来源:连云港广电传媒集团广播传媒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