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塞耳闷 听力下降!警惕分泌性中耳炎

2023-04-14 15:34:37

病例一:

三岁小女孩,半夜突然坐起来,“妈妈,我听到有人在扫地……”,类似的话,孩子连续说了两天;就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两周后复查,中耳积液缓解,问:“还有人扫地吗?”答:“不扫了。”

病例二:

一个多月前,63岁的罗女士出现了鼻塞、流涕的感冒症状,没多久,更是时常感到耳朵里闷闷的,有堵塞感。本以为是感冒后遗症,没过多久便会自行消退,没曾想过了一个月,症状不仅没有好转,罗女士的听力更是逐步下降,听声音像隔了几道门,难以和周围人正常谈话交流。罗女士被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体查发现双耳鼓膜呈琥珀色,中耳腔内见大量积液。


提到中耳炎,大家一定不陌生。但中耳炎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分泌性中耳炎,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今天的《健康早八点》节目中,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董春光说,当鼻炎发作、不当的擤鼻方式、细菌病毒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咽鼓管不通畅时,致使咽鼓管黏膜肿胀,通气功能障碍、中耳腔呈负压状态,分泌较多的液体,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若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迁延就会引起听力下降。

相比于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约90%的学龄前儿童至少罹患过一次分泌性中耳炎,超过 50%的1岁以内儿童以及 60%的2岁以内儿童都有过相关病史。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表现:


NO.1

耳闭塞感、耳闷胀感

有像坐飞机时耳闷或耳塞棉花的感觉,反复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NO.2

耳痛

可为持续性,亦可为阵痛。


NO.3

耳鸣

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噼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哈欠、捏鼻鼓气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NO.4

听力下降

头位变动,如前倾时听力可能暂时改善。


NO.5

其他症状

流涕、鼻阻等鼻部症状,小儿可能会有夜间睡眠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的最常见诱发因素是急性中耳炎,在罹患急性中耳炎后,积液可能会持续存在,急性期过后持续存在的积液通常是非感染性的,此时的状态就是分泌性中耳炎。进一步往前寻找病因,急性中耳炎的最常见诱发因素是上呼吸道的病毒或细菌感染。

由于部分患者耳痛不明显,儿童主诉不清,在小儿听力受到影响时家长才发现就诊,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慢性中耳炎儿童,会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看电视时需要把声音开得响一点,与家长沟通、交谈时反应会迟钝一点,或者在学校听课也会受到影响等,对于这些症状表现,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诊治疗。

 

来源:连云港广电传媒集团广播传媒中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