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行 | 儿童服装消费指南
2024-05-31 09:51:14
马上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家庭的希望!但作为消费弱势群体,小朋友们一方面缺乏辨别潜在危险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身体的各个器官尚处在生长期,机能尚不完善,容易受到各类有害物质的影响和侵害,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因此是社会各界重点关心和保护的特殊人群。童装作为儿童成长期间不可或缺的服装类产品,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安全。
本期嘉宾:蒋玲玲 连云港市纤维检验中心检验一室主任,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纺织品、服装、高性能纤维等测试方法研究与检验检测。
一、儿童服装的分类 儿童服装简称童装,是指年龄在3岁以上、14岁及以下的儿童穿着的服装,一般适用于身高100cm以上、155cm及以下的女童或160cm及以下男童穿着的服装。 2、按照衣服的功能可分类为:内衣和外衣,内衣主要包括贴身衣裤、睡衣、睡裤等;外衣主要包括衬衫、T恤衫、连衣裙、背带裤、茄克、大衣、运动服、休闲服、羽绒服等。 3、产品安全类别:婴幼儿服装,A类;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服装,B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服装,C类。 二、执行标准 儿童服装目前常用的执行标准有: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 31900-2015《机织儿童服装》 GB/T 33271-2016《机织婴幼儿服装》 GB/T 39508—2020《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 FZ/T 73025-2019《婴幼儿针织服饰》 FZ/T 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等。 三、指标介绍 儿童服装主要考察的指标分为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水洗尺寸变化率,色牢度(耐水、耐汗渍、耐皂洗、耐摩擦、耐光等),起球,燃烧性能,附件,填充物,残留金属针等指标。外观质量包括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对称部位尺寸差异、缝制规定、原材料指标。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易溶于水的有机物,纺织面料在染整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含有甲醛的纺织品,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会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引发过敏等症状。 pH值是衡量产品面料酸碱程度的指标。人体皮肤呈弱酸性,面料的pH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保护人体皮肤健康,防止细菌的侵入,pH值过高过低,易导致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安全指标,可通过皮肤或口腔接触进入人体,经人体正常代谢过程释放出某些有致癌性的芳香胺,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发因素,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纤维成分含量是产品的重要品质指标,其不仅是决定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保证产品穿着或使用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色牢度好与差,直接涉及人体的健康安全,色牢度差的产品受到外部作用(如摩擦、水洗、汗渍、唾液、光晒等)后会造成面料上的颜料脱落褪色,则其中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该类产品经摩擦或光照后容易变色或褪色,影响美观。 绳带是儿童服装一项重要的安全性能指标。绳带不合格,容易导致儿童受伤甚至会危害到儿童的生命安全。儿童的上衣、帽子和颈部的绳带过长,可能导致儿童因为细绳卡住脖子而发生窒息等危险;儿童上衣腰部或下摆处的绳带如果过长,可能导致儿童绊倒、滑倒,甚至是卡在公交车门、滑梯、自行车等移动物体上,从而被拖拉致受伤。 四、消费警示 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儿童服装产品时,尽量选择有一定质量保障能力的品牌产品,或者掌握一定的辨别知识,提高对儿童服装产品的鉴别能力,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看标识:看吊牌或水洗标中是否有中文标注的厂名厂址、号型规格、产品标准、纤维含量、维护方法、安全类别、合格证、产品质量等级等信息。信息不全、内容不正确的产品需谨慎购买! 2、闻气味:打开包装时闻一下产品是否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有异常刺激性气味,则很有可能含有挥发性有害物质,不建议购买。 3、查质地:首先用触摸的方式感觉一下服装面料质地,儿童纺织服装面料应吸湿、透气、柔软;其次查看服装的纤维含量标识,确定服装面料成分;再用燃烧法鉴别服装面料的材质,通常情况下,用火点燃,闻其味、观察火焰状态及后残留物形态,毛、绒、丝类有烧毛发气味,棉、麻类后为白色或灰色灰烬;合成纤维大多后残留物为硬块。对儿童来说,最好要选择纯棉服装,颜色以柔和的浅色为宜。 4、辨绳带:绳带设计合理,选择绳带长短适宜或无绳带的服装。 5、查附件:纽扣、拉链及金属附件应无毛刺、无锐利边缘和尖端等。 五、使用常识 1、先进水、后上身:新购买的儿童服装在穿着前应充分洗涤,去除衣服上的浮色和织物中残留的大多数游离甲醛,中和面料pH值,减少由于衣物偏酸或偏碱性造成的刺激。 2、按照耐久性标签上提供的维护方法信息,对产品进行正确的洗涤、晾晒等程序进行维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