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食品微生物安全”你了解吗?
大千世界,蕴含万物,生活中不但有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的宏观世界,还有细小微妙的微观世界……江苏海洋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王灵昭教授,给我们介绍生活中的食品微生物安全。
“微生物”通常指肉眼直接看不见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放大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倍才能观察到的,有一定的结构、形态,能在适宜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微小生物的总称。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微生物可以说无处不在:空气、土壤、水、人和动物、食品、食品生产场所等。通常因为肉眼看不见,所以人们因不熟悉、不了解而害怕。实际上,食品微生物分为有益微生物、有害微生物。
有益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有:作为啤酒酵母、制醋、制酱油、制酸奶、泡菜、腐乳等制作。
而有害微生在食品中的体现就会带来很多疾病:
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肠源性病毒感染以及经肠道感染的寄生虫病等。
采访中王教授分别重点讲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范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食物中毒?
港城人常吃海鲜,注意:副溶血性弧菌
烹调或熟制海海鲜、拼盘时加入适量食醋既美味又安全。该菌对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1min即可死亡。因此,加工海鲜一定要烧熟煮透。该菌对高温抵抗力弱,75℃、5min或90℃、1min即可死亡。
王教授提醒各位市民:
(1)购买经过检验检疫的食品
(2)讲究个人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
(3)食用冷藏食品时,尽量进行加热处理;对可疑污染的食品,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杀毒。
(4)防止交叉污染
本栏目是由连云港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市消保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办。
近日,我市启动了“食品安全宣传周”的相关宣传活动,所谓“食安”就是食品安全的简称,食安问题是当今社会受关注最为广泛的话题,也是社会的焦点,食安问题关系千家万户。
连云港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连云港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连云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了本栏目,旨在为大家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帮助大家解答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困惑难点,让安全的食品走进千家万户,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是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的宣传主题。
我市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要目的:一是重点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食品安全常识等内容;二是全民共打食品安全一把伞,共同为食品安全鼓劲造势,共同奏响保障市民饮食安全的主旋律;三是与市民进行互动,引导公众安全消费、理性消费。
来源:FM927连云港交通广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