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后男子当街掌掴老师”事件引发深思 教育部明确教育教师惩戒权

2019-07-23 15:46:58

去年7月,发生于河南栾川县的“20年后男子当街掌掴老师”事件引发社会关注。7月11号,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常仁尧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这起事件也引发大家的思考,就是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合法、合理、合规的惩戒,让惩戒发挥应有的作用?请看记者的调查。

去年7月,发生于河南栾川县的“20年后男子当街掌掴老师”事件引发社会关注。7月11号,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常仁尧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这起事件也引发大家的思考,就是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合法、合理、合规的惩戒,让惩戒发挥应有的作用?请看记者的调查。

俗话说:教不严,师之惰。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天职,而管理学生也是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但社会上不时爆出的一些极端事例,让老师们困扰和焦虑,想管又不敢管。那么,在家长看来,教师该不该管学生呢?

家长1:现在的小孩不自觉,该管的还提倡管,打不是说要暴打,该管的管,该教育的教育,我提倡管小孩,不能不管小孩。

家长2:那老师如果说批评孩子,哎呀你不能批评我们家孩子,那是肯定不对的。如果父母要干涉老师管学生的话,孩子肯定不知道什么是对错了。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发布,它明确提出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消息一出,引发了不少人热议。有些家长认为这是好事,也有家长认为这是“允许适度体罚”的信号,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都有明文规定“禁止体罚”。

律师 何亮:我们教师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正确的履职,这个是前提,同时我们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机构当中求学,那么我们也要保护他们相应的合法权利。

教师在惩戒学生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该如何区分惩戒与体罚。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能体罚,但又需要让他们受到惩戒,否则教育就不会有效,这时,教育惩戒的方式方法就十分重要了。

家长3:我可以接受到只要到他不打孩子,不骂孩子的那种脏话就可以了。

家长2:那肯定希望老师一边说孩子,一边就是没有伤到孩子自尊心,不会让孩子胆怯这种感觉,这种肯定是在正常范围内,可以理解的。

一些教育专家表示,惩戒的重点在“戒”,而不是“惩”,惩戒权的提出不是为教师发声,根本目的还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希望学生能明白为什么错了,错在那里了,今后应该怎么办。当然,对于惩戒权的实施,教育部门还要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并且要规范行使。

连云港师专初等教育学院院长 朱萍:惩戒它不是随意实施的,它必须要经受住,比如说教育的内部或者外部的这样的一种监督。现在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要制订章程,做到一校一章程。我认为学校可以结合章程的制订,明晰教师和学生的权责问题。

明确了教师教育惩戒权,老师还需要家长的信任和理解。只有家校紧密合作,形成合力,才能给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让教育变得更好。

连云港师专初等教育学院院长 朱萍:“教育是慢的艺术”,强调的是教育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春风化雨的滋润。希望每位老师都成为手持“戒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老师。

 

来源:《港城365

编辑:徐蓓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