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家长 暑期安全注意事项get√

2019-07-29 15:34:18

孩子们在暑期虽然快乐

但所有家长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哦!

@所有家长

暑期带孩子们要注意这些哦!


暑期注意事项须知

不熟悉水性不擅自下水

暑期儿童溺水事故一直让人揪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去年年底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青少年儿童伤害死亡的前三大原因分别为:1岁前是窒息(57%)、交通(10%)、溺水(7%);1—14岁是溺水(50%)、交通(30%)、跌落(7%);15—19岁是交通(53%)、溺水(23%)、跌落(8%)。


据了解,在农村,水井、水渠及池塘等是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危场所;在城市,主要是公园、游泳池、家中浴缸等蓄水容器。暑假期间,家长应具有充足的安全防范意识并时常提醒孩子。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危险环境的排查,完善公共安全设施的警示标识。


定期排查家中潜在危险因素

跌倒坠落属于儿童居家事故的一种。“如今,不少家庭安装了隐形防护网,以为万无一失,可是防护网的钢丝一直紧绷,时间越长,钢丝会越松。”有调研结果显示,超过70%的家长不会定期对家居用品进行安全检查,7%的家长从不检查,近80%的家长不清楚如何进行安全检查。


对此,急救中心医生再三提醒,家长和监护人应加强儿童看护,并定期排查家中潜在危险因素。“家中的暖瓶、饮水机一定要放置妥当,不要让孩子轻易碰到;厨房是烫伤事故多发的场所,不要让孩子在厨房玩耍。”“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防止意外伤害,比如通过多用锁,把存放药品和化学品橱柜锁起,预防幼儿中毒;通过门止,预防幼儿夹伤。”



交通安全教育必须加强

据了解,我国儿童乘车时的死亡比例逐步上升,从2008年占儿童交通死亡总数的33%,升至2017年的44%以上,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未成年人中,1至6岁的低龄儿童占50%以上


儿童发生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儿童突然出现在车前或者车后,二是儿童不遵守交通规则出现在交通干道上。对此,公安部、教育部多次发出预警提示,要求家长驾车出行时,不要让儿童坐在前排;学龄前儿童要使用安全座椅,并系好安全带;锁好车门和锁定车窗,防止儿童误开车门或将身体部位伸出车窗。同时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孩子们认识红绿灯等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不要在汽车、摩托车旁乱摸乱动或在车下玩耍,不要突然从汽车的前面或者后面跑过去,不要穿越公路上的护栏、隔离墩。


防拐卖丢失意识必须树立

进入暑期,离开了学校的管护,再加之家长带孩子出游成为常态,孩子容易走丢甚至被拐。警方多次提醒,家长一定要经常提醒孩子不跟陌生人走,单独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如果和家长走散,应知道家长的手机号,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


公安部打拐办重申,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失踪,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近年来,我国还将DNA比对技术大规模用于打击拐卖犯罪工作,实践证明,即便儿童被拐多年之后体貌特征发生变化,身源难以识别,警方依然可以通过DNA数据库的自动比对,准确、快速地认定被拐儿童的身份。一旦孩子丢失,家长可到最近的采血点免费采血,采集的血样将加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



想你自由自在

更想你安全无虞

守护孩子们的笑容

一定是最棒的事情

来源:连云港FM9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