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调查】培训班充斥暑假 谁为孩子快乐“买单”

2019-08-08 16:44:07


暑假对于不少学生而言,不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息,反而更加劳累。一摞摞作业“怒视”着孩子,许多家长不惜重金将孩子送进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孩子忙着奔走在各个培训班,家长则陪着一起“充电”,整个暑假孩子和家长都十分忙碌。




暑假最热门的是什么?答案肯定是各大培训班。环绕学校周边各个辅导班培训班这个时候就迎来最热闹的时候。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家长都给孩子安排了两三个补习班,各种兴趣班还不算。



长:钢琴作文还有模特步还有金奥的数学。

家长:我家有两个孩子,暑期班挺长,不能让孩子在家里面自由生长,毁掉一个小孩,给个手机就能达到目的了,小孩是我们的未来嘛,合理的规划她的一些兴趣时间啊学习时间,踢踢足球啊弹弹钢琴啊这个很有必要。



暑假补课,家长和孩子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越来越多的孩子暑假享受不到快乐。暑假里,家长的重心几乎全在孩子身上,培训班、辅导班占满了孩子的时间。甚至补习班“变身”为兴趣班,一些年龄小的低龄儿童也难逃这个怪圈。记者在采访中,大部分孩子都表示补课都是爸爸妈妈给安排好的,整个暑假和上课差不多,基本上相当于没放假。



学生:你自己想不想来?我爸临时给我报的,就来了。你还是想多一点时间玩对不对?对
学生:玩的时间大概就在周日,周日会玩一会,然后周一到周六就是学习的时间,也没什么玩的机会。



把暑期当做孩子的“第三学期”,是过度强调应试教育的产物。今年以来,部分城市教育部门已陆续叫停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举办各类假期收费补课或培训。但行政指令显然阻止不了名目繁多的暑期校外补课活动。普通的补课项目,每课时收费一般能控制在100元以下,各种艺术培训普遍一课时超过100元,凡是家长掏钱为孩子补课,暑假花费基本都在四五千元以上。



虽然社会天天在喊把暑假还给孩子,家长也觉得孩子挺累,但是目前应试升学的现实也没办法给孩子减负。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学习成绩的差距归根到底是学习习惯上的差距。补课不如补习惯,陪读不如放手,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暑假不应仅局限于补习知识,更应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长他们的见识,增强其实践能力。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有一个快乐的暑假。



家长往往怀着从众心理、盲目攀比,生怕孩子落于人后,心甘情愿送孩子走进补习“围城”。殊不知压抑了孩子自然纯真的天性,可能导致孩子丧失“自主人格”,孩子成年后会依然沉浸在被动应试的扭曲心理中,危害不可小觑。


《在你身边》记者报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