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妈妈别走”——搞定分离焦虑症的方法,你值得拥有
年度大戏《开学了》已于昨天正式上演。每次幼儿园开学,总会看到很多宝宝在门口大哭,拉着妈妈的衣角久久不愿意分开,妈妈也被惹得两眼泛红。本是宝宝成长的好时机,却变成一场撕心裂肺的分离大戏,这一切都跟分离焦虑有关。怎么“对付”有分离焦虑症的宝宝呢?连云港综合广播的《教子有方》节目特别邀请了新浦实验幼儿园杨虹园长和赣榆区和安幼儿园徐丽园长来到节目当中给各位宝爸宝妈支支招,我们先来看看分离焦虑的不同类型:

有些宝宝的分离焦虑,取决于送ta来的人是谁。爸爸来送:干脆利落,直接把娃“扔”给老师,头也不回的就走!戏演不成也就没有分离焦虑了。一旦换成妈妈来送,宝宝的“戏瘾”就上来了!抱着妈妈的大腿开始痛哭,好不容易宝宝安静下来,妈妈梨花带雨的一句:“宝宝,妈妈走了啊!”完蛋,这出戏又得从来一遍!

这类宝宝到幼儿园之前,一定是“挂”在爸妈身上的。爸妈嘴上说着:“今天我陪你上幼儿园,你放心去和小朋友玩吧!”转眼就趁宝宝不注意偷偷溜走了。极度敏感的宝宝,一旦发现爸妈不在了,保证嚎啕大哭!下次去幼儿园时,让宝宝从爸妈身上下来,更是难上加难。

这一类型的孩子往往在入园的前一两天不会表现出哭闹,因为受新鲜事物和环境的刺激,孩子对幼儿园很好奇,但是几天过去了,新鲜感已经没有了,这时分离焦虑就出现了,这一类型的孩子往往一旦开哭,哭得比其他孩子更严重,不过这部分孩子虽然哭闹严重,但是适应起来也会很快。

这类孩子的性格都比较内向,表面上不反抗,很听话,但对幼儿园没有过多的感觉,在园时总盼着早点回家,内心充满急切的“回家渴望”,并因此不断叨叨:“我要回家,我要找妈妈------”。
这类孩子,只要“家”要“家”“园”配合得当,一周时间基本上能适应幼儿园生活。


这类小朋友普遍做事比较偏激,为达目的誓不罢休,家长只要顺从孩子,孩子就会比较听话。可是,当孩子尝到甜头以后,就会把这种“偏激”的行为当作自己的武器,这也是“分离焦虑”中最让家长担忧的一种,适应起来很困难,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园长老师建议父母这样做:

制造轻松的气氛

尽量让家里处于一个轻松的氛围,不要把工作中的烦恼带回家,这会给宝宝带来紧张和窒息的感觉。长期处于紧张的氛围,很容易导致宝宝产生焦虑感。所以,爸爸妈妈们,请你们在进家门之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情,脸上要微笑哦!


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要让宝宝养成独立的好习惯,就一定要让他掌握生活必备的技能。如果他不能自己吃饭穿衣,那么他在离开父母的时候肯定会觉得无依无靠。所以,父母在平时生活中要指导他生活上的技能,让他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起码的自理能力。当到了分离的那天,他自然就不会这么紧张不安了。


让孩子明白妈妈很快回来

对处于分离焦虑期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知道妈妈会回来的。分离之所以会让孩子感到焦虑,主要是孩子担心妈妈不要自己了。因此,让他们适应分离,知道妈妈会回来就显得格外重要。

来源:FM102.1
编辑:徐蓓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