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要理性 需留意四大“陷阱”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年货、餐饮、旅游等市场也将迎来一年中的消费高峰,那么,我们该怎样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避开一些消费“陷阱”呢?
一、不要“见码就扫”
春节期间,消费者无论旅游出行、购物还是餐饮消费,都应注意保护好人身财产安全。在进行网络交易时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不要“见码就扫”,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信各类“中奖信息”。通过网络预订车票、门票等,要注意识别网站真伪,拒绝“黄牛”购票,严防消费诈骗,同时还要警惕第三方平台的默认搭售。
二、年夜饭预定时要签订协议
连云港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主任 单晓生:春节期间有些商家会临时加价、增加服务费,部分餐厅甚至还会限时就餐,以及分轮次地就餐,这些消费纠纷投诉比较频繁,消费者在预定的时候要了解清楚收费的项目和就餐时间,同时要索要发票、留存凭据。
三、春节旅游需警惕“低价团”
消费者春节出游前应该选择合法、资质齐全的旅行社参团,自觉抵制“不合理的低价游”,出行前要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旅游行程、交通、食宿、违约责任等,并妥善保存旅游合同、行程单、门票、发票等。
四、家政服务要选择规范企业
连云港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主任 单晓生:由于家政服务存在擦、洗玻璃的时候,一些高空作业,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消费者在选择家政服务人员要仔细地的查看有没有相关的健康证、工作证等相关的证件,并且要询问清楚家政公司是否为服务人员购买了人生保险,这个很重要。
此外,消费者在实体店购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有资质、售后有保障的大型商场购物;二是购买时咨询销售人员有没有无理由退货的承诺及时间;三是要理性购物,不要由于商家的打折促销而盲目选购自身不需要的商品;四是对于反季促销商品要谨慎购买;五是购物后保留好购物凭证。这些注意事项你都记下了吗?
《港城365》记者报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