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教育部门就高考相关问题做考前提醒
又到了紧张而拼搏的考试季,因疫情推迟一个月的高考也一天天的临近,今年我市22695名考生即将面临人生奋斗方向的考验。这个时候是高考生们最忙的时候,也牵动着社会、家庭的心。本期的《教子有方》节目的直播间邀请了连云港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武强刚走进节目直播间,针对考前、考中等细节工作做了详细的解读。
今年的高考是教育部提出以最严密措施做好疫情防控;以最严格的标准,确保考试安全;以最严厉的手段,打击考试作弊;以最严谨的程序,完善应急预案。
疫情防控下,为不影响考生正常应考,高考期间,考生如何做好个人防控?考生考前居家、考生赴考途中、进入考点、进入考场、考试结束后注意和做好哪些防控要求,尤为重要。
首先,临考前要保持生活作息规律,保持在平稳、正常的生活、心理状态。饮食上合理的营养搭配,这几天最好不吃海鲜和生冷食物,食物要烧熟煮透。
其次,做好居家疫情防控,注意不要受凉感冒,这几天如果感冒发热就比较麻烦,因为考生要提供14天的体温测量和健康状况监测。学校实行最严格封闭管理,我认为家庭这几天也应该禁止亲朋好友来访。可能会有家庭共同居住人员如果因为孩子要参加高考,回来关爱陪伴。绝对禁止考生与从境外或者高中风险地区回来的人接触,请在这个时候不要为考生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考生高考期间必须做到的事:
1.今年要求考生考前要进行健康状况监测
从考前第14天起,就是6月23日开始,考生所在学校要对考生每天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记录以及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高考当天进入考点时要提供14天体温测量记录。
非应届的社会考生健康状况监测办法:须考前14天返回本市,在考前领准考证时现场测量体温。除进行以上健康状态监测及填表外,高考当天进入考点时还需提供打印好的考前一天“苏康码”或“连易通”绿码。
考前第3天,我们会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状态数据筛查(将考生报名库与相关部门的病例库、活动轨迹记录等进行比对)。
2.考生赴考点时
提前准备好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家长要为考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
如考生乘坐私家车、步行、骑自行车赴考点途中,可不必佩戴口罩。
如考生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提前预约车辆,乘坐时在后排落座,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途中避免在车上饮食和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下车后应及时做好手卫生。
3.考生进入考点
考生应最好提前1个半小时或1小时到达考点,集中送考学校应指导考生有序排队,保持一米距离,不拥挤、不聚集。考生凭准考证经过安检门,并进行测温,快速通过红外测温通道(送考教师会提前汇总好考生考前体温监测表)。
如考生在考点门口红外测温通道测温时出现异常,考点工作人员将用体温仪手动测量。如仍异常(体温≥37.3摄氏度),考生将进入休息室及复检室,静坐几分钟后再次进行复检,体温正常即可进入考点(请考生不必惊慌)。如果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经考点防疫副主任综合研判后,会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考生进入考点全程佩戴口罩(“考务通”人脸识别身份验证须提前取下),进入考区后等候期间,保持安全距离,不扎堆不聚集。
4.考生进入考场
考生进入考场时会通过金属探测器和“人脸识别”验证,此时请考生取下口罩验证身份。
每个考场会放置一瓶免洗凝胶,考生可使用。考场空调开启后,考生可以根据室温、自身身体状况,备一件防寒外套。
考试期间,考生在座位上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5.考试结束后
考生不得提前交卷。
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待监考人员收齐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后,考生戴好口罩,按依次排队退场,错峰、有序离开考点。
最后提醒家长:请注意不要让受凉感冒、发热、拉肚;为考生准备口罩等防疫物品;备一件外套;如有送考,请不要在考点门口聚集。
高考只是一次检阅,并不是一个结果。愿大家关注当下,取得好成绩!
编 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 FM10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