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视点:大学生求职降低预期不丢人,关键要保持进步的状态

2020-07-16 20:47:42

近日,一项针对全国80余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9.2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愿意接受过渡性的工作。那么,面对“求职路坎坷”的毕业生,是否应当降低求职期待值、适时调整预期目标成为了高校学生热议的话题。对此,你怎么看?我们有请本台特约评论员王攀对此做点评:



降低期待是必然的。因为当就业形势不好,也包括其他领域预期不好的时候,降低期待,寻找过度,这都是一种普遍的做法。大学生刚毕业,还没踏入社会,缺乏阅历,可能觉得降低预期有些接受不了;但事实上,是现实改变我们,而不是我们改变现实;而且也只有先接受现实,才可以在未来改变现实。听起来有些拗口,但社会就是如此。


而且对于大学生来讲,千万不要让自己闲下来。毕业了,因为不满意,就选择在家。那种等待的状态,看上去是孤傲。但我们如果一旦适应,就会带来糟糕后果。要知道,啃老族一开始也不想啃老的;而是陷入了,习惯了,再也不愿意出来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因为预期满足不了,然后选择等待,那么这种等待的状态,不是好事。


降低预期,不是满足于低预期。而是让自己保持进步的状态。一个是降低后的预期,也是锻炼的机会、成长的经历,而这种机会和经历对于个人来讲,是宝贵的财富;另一个是,哪一个人不是一点一点进步而来呢,没有谁一下子就在一个高起点上,职业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经常说,先就业再择业,就是如此。而当就业形势不好的时候,那么更应该如此。


当然降低预期之后,我们的心态不能降低。比如对自己的要求,觉得工作不好,就凑合,那不行;还比如,由此就不想学习进步了,同样不行。工作中的学习,其实是更为重要的;大学所学知识,用在工作中其实并不多;因为工作技能需要那是日新月异,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然后才能胜任,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所以,这是降低预期之后,也是需要提醒的。



编辑丨刘敏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92.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