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灌云县侍庄街道侍圩村:豆丹味美,村庄唯美
提到灌云豆丹,虽不能说路人皆知,却绝对称得上是一道“地理标志级”的美食,全国最大的豆丹养殖园就在灌云县侍庄街道侍圩村,这个昔日里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如今因小小青虫——豆丹声名鹊起。而当你近距离接触这个小村庄时,你会发现值得被记住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这里的美景。
村庄的水活起来了,水鸟也跟着飞了回来,这原生态的美景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我们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拆除户厕、猪圈、鸡圈……”侍庄街道党总支副书记侍军告诉记者,“老百姓起先并不接受,因为思想上根深蒂固了,几千年下来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家家户外有厕所,觉得这样方便。我们后来想出一个办法:在学校里给孩子发宣传单,让他们带回家给家长看,潜移默化地影响老百姓的旧观念。”
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侍圩村祖辈的真实写照,过去村民的日子可以说是灰头土脸,近年来村里流转了40多亩土地,在村庄周边种上了向日葵、波斯菊,花开时节,整个村庄置身花海,村民们的脸上也渐渐有了收不住的笑容。
陈旧的危房重建了,狭窄的道路拓宽了,村里统一购买安装了小栅栏,村民们欣喜地在自家园子里种进了茄子、辣椒、青菜和四季的花草,精心设计美化自己的家院儿。82岁的刘大爷领着我们参观他家的房屋,高兴地说:“经过改造,全村房屋都大有变化,沟渠、路道、环境整治得很清洁,这些路将来都要变成柏油路。”阳光下,老人的笑脸在新粉刷过的墙面映衬下显得格外灿烂。
侍圩村有种大豆的历史,大豆上的豆天蛾幼虫就是豆丹,这种农业生产上的害虫被当地人发掘出来,变成对人体有益的餐桌美味。侍圩村将养殖豆丹作为村集体发展的特色产业,建起了900亩豆丹产业园,村民原来种一亩地只能收入1000元,现在靠这些小小的虫子就能收入1万元。“我们还要继续扩大豆丹产业园的面积,帮助更多老百姓就业增加收入。村庄环境的打造也会再上一个等级,目前正在筹备建设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提起侍圩村的未来,侍军信心满满。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10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