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苏飞龙:为谋生举债开店 勤学苦干奔小康

2020-10-15 09:37:53

25年前,为了谋生,灌云人苏飞龙借钱在市区开了一家洗衣店。经过20多年的打拼,他不仅在市区扎下了根,还将父母也接了过来,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今天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就让我们来听听苏飞龙的创业故事。



1995年,苏飞龙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那一年,他无意间去了一趟洗衣店,从此便和洗衣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飞龙:感觉人家洗的衣服特别的好,然后自己想,自己也开一个嘛,也能赚钱。


苏飞龙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于是说干说干,两人东拼西凑,花了不到3万块钱把洗衣店开了起来。



苏飞龙:一开始,洗的衣服,客流量少,技术上没过关。


苏飞龙回忆说,刚开店的时候,人们很流行穿皮衣。因为皮衣不能水洗,大家就会把皮衣拿到洗衣店来干洗和保养。可由于技术不过关,苏飞龙在给皮衣做保养的时候可没少花心思。



苏飞龙:皮衣分多少种颜色,红的、黑的,多少种颜色,调色的时候,手工调,调出来不是太好,调不好,上到皮衣上,颜色会不正,会有色花现象。


无奈之下,苏飞龙只能到外面请专门的师傅帮忙调色。可这一来二去,洗皮衣也挣不到什么钱了。苏飞龙觉得这样不行,于是他一边请人帮忙,一边偷偷跟着学技术,回来再反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他终于成功掌握了给皮衣上色这门技术。创业之初,由于人生地不熟,苏飞龙还经常遇到被顾客故意刁难的情况。



为此,苏飞龙也很郁闷,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既然顾客能挑出毛病,那一定是他们的工作没做到位。既然这样,那就想方设法让顾客满意。日积月累,苏飞龙的洗衣店逐渐树立起了口碑,顾客也越来越多了。仅仅用了三年,苏飞龙的年收入就实现了翻番,达到3、4万元,虽然不多,但养家是完全没问题了。此后,苏飞龙决定增加设备,扩大店面。


发现这一商机后,苏飞龙便开始跑起了酒店业务。一次次上门沟通,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又把价格压到了最低,最终陆续跑下了3家酒店。生意多了,苏飞龙也更加繁忙了。



这些年,除了做好经营,苏飞龙还一直在坚持进行业务学习。他说,无论做哪一行,要想在这行长久做下去,除了诚信之外,技术永远是最重要的。


苏飞龙:我们每年都去学习啊,他们那边有会场,有技术培训,我们每年都要去,为技术充电。



如今,苏飞龙和他的妻子一人经营着一家干洗店,两个店仅会员就达到了3000多人。他还用积蓄买下了两间店铺,把父母从老家接了过来。如今,他们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


编辑丨张艳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港城3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