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用好压岁钱 适应新年俗

2021-02-24 17:52:11

前天一年一度的亲情催泪大戏《开学》隆重上演了,孩子们背着书包,穿着新衣服上学了。不止这些,随着社会发展孩子的独立意识变得越来越强,这压岁钱可能也陪着孩子们一起上学了。平时上学放学跟小伙伴一起买个辣条啊,喝个可乐啊,不亦乐乎。我记得咱们小时候口袋里有五块钱就算校园首富了。和往年春节一样,孩子们都会收到数额不菲的压岁钱。收到压岁钱,孩子高兴,家长却纠结了,因为有的孩子拿到钱就开始胡乱花,逛超市、买玩具、打游戏,这令家长们很是头疼。如何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地使用压岁钱,成了家长们关注的话题。



很多孩子小的时候,压岁钱大多是家长代为保管,不少家长会说“我们先帮你存着,等你长大了再给你”,但实际上大都用做了还礼或是家庭的日常开销以及孩子的学费。那么这种代为保管的方法是否合适,能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每年春节关于压岁钱保管这一话题都会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



市民:我觉得压岁钱,平时的话还是我们大人帮忙保存好一点。因为平时孩子自己的开销,他是不知道,他会乱花。像我们平时给他用于他的零花,用于他的补习班或者上一些课外课。现在的压岁钱红包又比较大,多余的部分我们可以替他保存好,等到他18岁的时候,我们再给他用于他的支配,我的想法是这样子的。



市民:在我小的时候,我的压岁钱基本上都是我的父母帮我保存,等到我长大了,也不知道我的压岁钱去哪里了,但是慢慢等到我有关于金钱的自主支配能力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是把钱给我,让我自己来支配来使用。但是我觉得家长对小孩子的压岁钱,小的时候应该是由家长来保管,因为小孩子还不知道怎么去花,怎么去支配。


那么孩子的压岁钱能不能自己保管呢?《民法典》针对这一问题也做出了解释。


江苏苍梧律师事务所律师 金菊:《民法典》针对未成年人做了一个分界线,就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下的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可以实施纯获利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比如说过年收红包,未成年人收取的红包就完全属于纯获利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完成。当然家长代未成年人收取的红包只能进行保管,不能擅自使用。如果擅自使用了,其实从法律上讲属于违法行为的,当然如果家长将未成年人收取的红包用于未成年人自身的生活开销,比如说日常的吃喝包括给小孩用于交辅导班或者是兴趣班,都不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正常的使用。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公共频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