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连云港水利工作“干货”来了

2021-03-01 10:32:27




近日,连云港市水利局上线FM102.1《行风热线》节目,连云港市水利局总工程师蒋春祥做客直播间,为听众介绍了全市水利全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编制及全市“十四五”期间重点水利工程安排情况。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按照省、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2020年上半年我市启动了《连云港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现阶段正在征求市级机关和县区政府的意见。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纳入省级以上规划盘子,有哪些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干货?小编都为你整理好了!



图片

全市水利将投入180亿元,构建五大体系、实施五大建设内容

   “十四五”期间,全市水利将投入180亿元,主要是构建五大体系、实施五大建设内容,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水利公共服务能力。

构建五大体系是:努力建设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相统一的幸福河湖。


一是基本建成系统完善、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流域防洪能力得到提升,新沂河、新沭河防洪标准提高至100年一遇,主海堤达到50年一遇以上防潮的标准。区域防洪除涝能力明显提高,骨干河道及重点排水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赣榆区及重要建制镇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除涝标准10~20年一遇;石化产业基地、新建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及园区防洪标准200年一遇,除涝标准20年一遇。

二是基本建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优质水资源保障体系。通过强化节水、严格管控、优化配置、科学调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水资源保障。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9.83亿方以内,万元GDP用水量降到70方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15方以下。生活供水保证率达97%以上,重要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农业供水保证率达80%。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下2500万方以内。

三是基本建成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守住水生态安全底线,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河湖生态水量有效保障、水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努力实现“河畅、安全,水清、景美,宜居、活力”。区域内水域面积只增不减,生态用水满足程度评价达90分以上,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四是基本建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的农村水利支撑体系。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实现提档升级,农业节水用水效率提高,乡村水环境有效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水土保持治理率进一步提高,不断提升农村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能力。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100%,水土流失治理率不低于85%。

    五是基本建立法制体制机制较为完善,务实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依法治水全面强化,各项水利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河长制深入推进,主要河湖水域岸线得到有效管控;水资源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等各环节得到全面监管;水文水资源、河湖生态、水土流失、水灾害等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大中型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全覆盖;水权水价水市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水利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


实施五大建设内容:以工程建设为抓手,提高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等领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实现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围绕防洪安全,做大做强重点水利工程。国家层面,总投资500亿元的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提标工程规划通过初审,涉及我市新沂河、新沭河投资约30—40亿元(目前,我们正在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规划及早批复实施);总投资15.8亿元的兴庄河、烧香河上游段、青口河、石安河、古泊善后河、龙王河等10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获水利部备案,即将逐条实施;总投资7亿元龙北闸、韩口河挡潮闸、燕尾闸、武障河闸等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列入省级规划盘子。一大批水库生态清淤、洼地除涝、病险涵闸加固等工程也纳入省级的《江苏省沂北地区水利治理规划》、《江苏省沂南地区水利治理规划》。

二是围绕供水安全,做实做优区域水网。做优“节水”。把节水作为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之策和革命性措施,放在优先位置,推进全社会节水,提高每一滴水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规划完成1个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5家节水标杆企业、1家节水标杆园区;保住“底线”。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投资9亿元,实施沂南、八条路等12个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强化灌溉体系和设施建设,改善耕地灌溉条件,确保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增加“供水”。围绕经济社会对供水安全保障需求,结合水资源条件,投入10亿元实施通榆河赣榆段送水工程、青墩水库水源工程,完善区域供水格局,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强化“应急”。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西部丘陵山区应急水源建设,提高应对重大灾害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能力。确保“达标”。通过实施蔷薇河清水通道综合治理、通榆河清水廊道、小塔山水库水资源保护及生态建设、古泊善后河水源地保护、叮当河水源地水生态修复及涵养区建设等工程,推进水资源达标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确保饮用水绝对安全。

三是围绕生态安全,做细做美水生态保护。当前我市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出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治理和保护成效并不稳固。“十四五”期间全市水利发展规划将围绕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河湖生态水量有效保障、水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的总体目标,制定综合管用措施,守住水生态安全底线,并不断改善水生态健康状况。

四是围绕服务民生,做高做好水利管理体系。投入16亿元,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农村河道生态环境,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投资11亿元,继续建设水库移民后扶工程。投入1亿元,开展“智慧水利”建设,利用5G技术,实现水利智能化应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总量强度双控。继续推进河长制,强化河湖监管。谋划水情教育基地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监管,逐步提升服务民生能力。

五是围绕加大投入,积极探索水利投入渠道。争取省水利厅加大对我市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同时创新探索地方资金配套方式。计划尝试市县政府投资平台,以水库的水面资源、河道的岸线资源、砂石资源等为投资对象,鼓励政府投资平台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解决水利工程地方配套资金缺口。





编辑丨王婷婷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FM102.1



0